-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尔沁杯”读者园地摄影月赛入选作品
源于共同的爱好,我们拿着相机走到一起;源于共同的追求,我们用摄影记录世界。
“读者园地”栏目希望搭建这样一个平台,通过分享照片,分享体验,呈现《摄影世界》的读者们对摄影的诠释,而在每一幅记录了精彩瞬间的影像背后,我们也希望大家能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真善美的感悟。在这里,让我们一道切磋技艺、共同成长,也让我们一起拥抱美好。
我们始终相信,高手在民间。我们也相信,这里会是民间摄影高手汇聚的舞台。
《跳大绳》
刘建家(西)
点评:好照片是有感染力的,尤其是这样一幅现场感很强的作品。当然这并不是随便就能拍到的,作者在构图、色彩和拍摄时机的把握上都下了功夫。
《钻井队的工人们》
张海龙(四川)
点评:线缆和身着红色工作服的工人构成引导线,很好地营造了照片的纵深感,在这样广阔的场景中很有必要。由近及远顺着线缆依次站立的工人赋予了照片活力。
《花海游龙》
李志明(北京)
点评:如果把那列疾驰而过的动车去掉,那么照片会失色不少吧。
《擦肩而过》
许玮泓(广东)
点评:俯拍视角,人行横道斜穿整个画面,使画面不呆板,所有的人物就集中在这条黑白相间的舞台上,特意突出的红衣行人恰好吸引读者的目光。最后,地面的光斑,让画面不再单调,无处不体现摄影师的用心。
《上海不夜城》
季磊明(上海)
点评:这张城市题材的照片并没有采用常规的广角镜头去拍摄,而是使用了中长焦镜头。长焦镜头带来的空间压缩感,将城市的繁华夜景集中展示。犹如巨龙的灯火道路,又让照片灵动起来。
《如形随影》
贾洪生(香港)
点评:人物的影子,是不错的拍摄对象,这张照片将拍摄主体安排在一个特定的框中,便于集中大家的注意力。
《丰收进行曲》
钟智华(浙江)
点评:不得不佩服摄影师的想象力,长短不一的线条,让照片仿佛有了音乐的律动。略微有点可惜的是照片的画质不够出色。
《欢快的鱼鹰》
许峰(江苏)
点评:阳光照到水面,反射出点点金光,提升照片质感。同时逆光下,鱼鹰欢腾溅起的点点水花,也被镀上金色,运用好光线让照片提升档次。
《歌手面孔墙》
刘华盛(广西)
点评:由众多小画面组成的照片墙,使得照片极具视觉冲击力。人物剪影则是画龙点睛之笔。
《草原精灵》
嘎?巴特尔(内蒙古)
点评:通过色彩营造了一个童话般的场景。
《点彩泥老虎》
孙永杰(山东)
点评:想要照片具有冲击力,屡试不爽的方法就是安排重复出现的元素。这张照片是在安静的场景中拍摄的,两位劳动者很专注,这让地上整齐排列的泥老虎更有冲击力。
《诗在远方》
陆幸生(广东)
点评:照片中有两处亮点,山顶的暖色光,以及空旷雪原上的红衣人。想象一下,如果缺失了这两部分,照片定会减分。
《故雪》
李想(陕西)
点评:地面上纷乱的脚印,给人感觉是这条路行人很密,然而现在只有一位行人形单影只,这种冲突让照片有了吸引力。
《行色匆匆》
黄宏林(福建)
点评:行色匆匆的行人,为画面带来一抹缥缈。
《秋山》
顾珊红(浙江)
点评:蜿蜒的道路以及暖色光线让画面有了生命力。
摄影技巧小贴士
线条在照片中的力量
摄影作品中,线条对画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运用好线条,对于一幅照片的表现力很有帮助。线条在照片中的作用有很多种:可以引导读者的视线;可以切割画面,制造对比;也可以利用线条的几何魅力,增加照片活力,等等。
本期刊登的作品中,有不少张都把线条运用得很出色。比如作品《钻井队的工人们》中,线缆由近及远延伸出去,既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又很好地将工人们串联在一起,一举多得。又比如《跳大绳》,有一种很强的第一人称的代入感,能?a生这样的效果,就是因为作者将绳子的另一端安排在画面之外。《花海游龙》中的曲线也让画面更加灵动。
有时候我们也可以运用线条来分割画面,集中读者视线的同时也制造出一些视觉对比和冲突。作品《擦肩而过》在线条的运用上就有独到之处。
线条往往能让画面更灵动。比如《丰收进行曲》中长短不一的线条,让画面充满节奏。《上海不夜城》中的道路也是一种线条,让密集的建筑有了灵动的气息。
线条在照片中的力量,值得我们用心去挖掘和表现。
来稿须知
1.投稿作品,不分彩色、黑白,只接收电子版文件,每次精选1~5幅作品即可。
2.投稿方式:
a.文件数据量1~3M,jPEG格式,以相应的“作者名+作品名+作者手机号码(或区号+固话号码)”命名各文件;
b.在邮件正文中请保留该文件名,并补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