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讲究对称汉语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联-讲究对称汉语艺术

对联:讲究对称汉语艺术   每逢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张贴对联,内容多为祈福迎财,盼望家人平安国家富强。这对联不仅为过年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是人们美好愿望的表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对联即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2005年,国务院把对联习俗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在其后的1000多年中,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经北宋、明、清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现在,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作用。 一、对联常识 对联从民间习俗角度看,主要分为以下7种: 1. 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一般为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包括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春联。 2. 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包括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 3. 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 4. 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或者与它密切相关的人、事等。 5. 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 6. 题赠联:是专门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 7. 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 对联具有以下6个方面的特点: 1. 字数要相等,即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当然也有特殊情况的,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齐”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是例外。 2. 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即“实对实,虚对虚”。 3.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4. 节奏相应。即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 5. 平仄相谐。什么是平仄?简言之,在普通话中,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而在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二是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6. 内容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二、精彩对联 1.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赏析:此联为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2. 上联: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下联: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赏析:这是伊秉绶所作扬州平山堂集句联。上联集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句,下联集王禹?《黄冈竹楼记》中句,浑然天成。读一副好的名胜集句联,不仅卧游胜地,而且重温名著,一举两得,其乐无穷。 3. 上联:清明高粱小满谷 下联:芒种芝麻夏至豆 赏析:上联中嵌“清明”“小满”两个节令,下联中嵌“芒种”“夏至”两个节令,可谓上下呼应。上联中的粮食作物“高粱”“谷”又与下联中的经济作物“芝麻”“豆”对应,自然流畅。同时,上、下联中各道出了节令与农作物的关系,联语化俗为雅,新意迭出,更见工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