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苏武时代精神和崇高品格呼唤
对苏武时代精神和崇高品格呼唤 由党小黄编剧、郝维亚作曲、陈蔚导演的原创歌剧《大汉苏武》于8月19日在古都西安震撼首演,笔者观看了该剧的两组演出,震撼之余,留给笔者更多的是思考。原创歌剧《大汉苏武》在当代演出,具有深刻而又深远的现实意义,这种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对苏武时代精神与崇高品格的追问与反思。
“苏武”生活的社会环境与时代精神
“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千百年来,“苏武”的形象已不仅仅代表一位汉朝使臣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中,我们更多时候已经把“苏武”作为一种具有崇高精神与高贵品格的英雄人物的代称,他代表了一些对国家无比忠诚、对信念执著坚守,有着崇高精神品格的英雄人物。在当今时代演出原创歌剧《大汉苏武》,既体现了陕西省歌舞剧院的胆识与魄力,又体现了当今时代对苏武的时代精神与崇高品格的追求与呼唤。正如该剧导演陈蔚所说:“坚守和信念将成为这部戏中苏武形象的关键词。也是我们在2013年创作这部历史题材歌剧的时代意义。这是从苏武这个人物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也是我们身处这个时代一直在呼唤的人性价值。”
我们在观看作品之余,不禁会产生追问与反思:苏武既然代表了一个人对信念的坚守、对国家的忠诚,那为什么在大汉会出现苏武这样的英雄人物。大汉出现苏武这样的民族英雄是偶然还是必然,苏武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与时代精神是什么?
苏武生活的时代为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西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我们所说的“汉族”这一名称就是出现于这一时期。西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西汉王朝被后世学者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在此期间,汉朝的时代精神可以用“雄健浑厚”四个字来概括,因为生活在汉代的人们,崇尚率直而较少含蓄,思想开通而较少压抑,性格粗朴而稍欠圆通,坚信勇敢而鄙视怯懦。汉帝国拓疆开土,凿空异域,以及社会秩序的形成,都与这些精神风貌息息相关。苏武就是在西汉这一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下,肩负起汉朝的责任与使命出使西域。可见,汉朝的时代精神为苏武这种民族英雄的出现提供了可能。然而,据史料记载,“汉使留匈奴者前后十馀辈”。同在天汉元年随同苏武出使的还有副中郎将张胜以及随员常惠等人,那么,历史为什么唯独记住了苏武一人,李陵的出现对于苏武的形象确立又有哪些方面的促进作用?
苏武与李陵的对比与反思
关于李陵的记载,散见于《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等史料中:李陵为汉代飞将军李广之孙,“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可见,历史上的李陵不但是名人之后。而且礼贤下士、赞誉颇佳。笔者在《艺文类聚》卷二十九中找到两首苏武与李陵的送别诗:
《李陵赠苏武别诗》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交相逾。风波一失路,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去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苏武赠李陵别诗》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在常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离别,思情日已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慰我平生亲。
可见二人不仅同为汉朝重臣,而且关系非常密切,造成后人对李陵与苏武截然不同评价的原因在于二人对大汉王朝的“忠”与“叛”,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忠孝节义之别。
反思历史,我们会发现,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既出现了不少令人敬仰的民族英雄。也出现了不少令人唾弃的民族叛臣,但鲜有像汉将李陵这种既让人痛恨又让人同情的人物。他虽在面临不幸遭遇后临难变节,但历史对李陵这位人物更多的是给予同情而非唾骂,他能够在我国忠奸分明的封建时代获得相对解脱,赢得后世人民在痛恨之余的深深同情,更从侧面说明了苏武持节不变的艰难与可贵。
苏武之所以能够名垂青史,在于他对国家的无限忠诚与对信念的执著坚守。据编剧党小黄老师介绍。歌剧《大汉苏武》旨在对苏武忠诚品格的赞扬以及对苏武高尚节操的褒奖。苏武不畏艰苦,长年累月与恶劣环境做斗争的生存勇气,展现了其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品质。苏武被困匈奴后,其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匈奴为了使苏武屈服,使出各种残酷的手段来折磨他。先是“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后又将其流放到环境更加恶劣的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处牧羊。然而苏武硬是凭借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坚持下来。这种坚强的信念与顽强的意志正源于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吃苦耐劳的伟大民族精神。也正是由于这种精神,才让苏武成为中华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让后人永远怀念他、崇敬他。
苏武忠诚品格的反思与呼唤
鲁迅先生曾说过:欲作一部中国的“人史”,“人史”中好坏人物皆有。在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预见性护理及早期风险识别PPT课件.pptx VIP
- 1.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分层练习).pdf VIP
- 打造“四有”体育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docx VIP
- 洋马发动机喷射泵拆卸更换调整.pptx VIP
- 2025年人工智能训练师(五级)初级资格理论考试练习题库(476题)含答案.pdf VIP
- 苏教版五年级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1(完美打印版).doc VIP
- 2023年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卷及答案.docx
- 第5课 美丽河山我们的家 课件 人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pptx
- 英语人教版九年级全册Unit2 Section A教学设计.doc VIP
- 2025海康威视网络硬盘录像机(76+77+86+E系列)用户手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