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昌吉州灌区农民用水协会灌溉管理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昌吉州灌区农民用水协会灌溉管理探析

昌吉州灌区农民用水协会灌溉管理探析   摘要 灌区农民用水协会是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善灌区灌溉工程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管理模式。该文介绍了昌吉州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现状,以及实施灌区用水户协会的主要做法、经验成效,并就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为灌区水资源的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灌区;用水协会;管理现状;问题;对策;新疆昌吉 中图分类号 S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283-01 昌吉州村级单位注册登记农民用水户协会386个,10万余农户参与灌区25.67万hm2的灌溉用水管理,管理斗农渠14 328 km、渠系建筑物63 821座。用水协会管理主要形式为:行政村为单元下辖若干用水小组;以渠系或水文边界为单元组建涉及1个或多个村用水组;以乡镇为单位组建的农民用水者协会总会,各行政村为用水者协会并成立用水小组。灌区用水协会通过多年运行表明,农业灌区广大用水户知情权、积极性、末级渠系工程管护等重要问题得以实现。 1 主要做法 1.1 理顺基层灌区灌溉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和主体 从2004年开始,昌吉州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维护、谁受益”的原则,推行用水户自主参与的管理模式,通过专管单位和当地乡镇政府委托,将工程设施移交给农民用水户协会,由协会按照一事一议的民主决策与管理机制,把末级渠道的管理与使用权移交给农民,使广大农牧民从过去被动局面转变为主动投资建设。通过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明确了用水户在灌溉管理中的主体地位[1-3]。同时,农民用水户协会通过在民政部门进行登记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落实了末级渠系工程管理和运行的法律主体。 1.2 实施末级渠系维护费,灌区工程效益持续发挥 2006―2011年,昌吉州征收末级渠系维护费4 254.8万元,用水户协会通过“一事一议”方式,使用末级渠系维护费新建斗农渠464.03 km,维修斗农渠946.3 km,清淤渠道7 832 km,维修桥涵闸4 028座,新建维修二级计量点519座,维修机电井512眼。 如奇台县在末级渠道建设中,2010年老奇台镇用水农协会投资136.8万元,新修支渠2.3 km;玛纳斯县塔西河灌区西戈壁村农协会通过“一事一议”投入末级渠系维护费82.6万元,改造防渗斗渠3.2 km。同时,协会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负责76.67 hm2地表水滴管首部管理,提高农民参与灌区管理和建设投入的积极性;阜康市上户沟、九运街镇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作用,在实施高效节水措施中,实行“五统一”(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安装节水设施、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灌水、统一耕作)的规模种植,达到了省工、省时、省水,节水、增产、增收的效益。 2 主要成效 2.1 减少农民生产用水成本 农民用水协会的建立,提高了用水户的商品观念和节水意识,农民群众自觉维持灌溉秩序,维护水资源统一调度格局,互相监督,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简化了水费征收程序,杜绝了各种不合理负担及“搭车收费”的通道,既保证了灌区水费的按时足额征收,又减轻了农民生产用水成本[4-5]。 2.2 增加用水收费透明度 水利管理单位计量上严格按水文规范进行操作,采用量水器具进行量测。量配水时,协会与水管单位对实测水量实行日清轮结,互监互测,签字认证[6-8]。每一轮水结束后由专管人员配合协会公布出每户水量及水费,打破了过去用水、收费暗箱操作,按亩收费等不公平的做法。全州建立收费大厅21处,各县市在乡镇都设置投诉电话,各村组都有水费、水量、水价公开栏。 2.3 用水户自主参与管理意识增强 组建用水协会后,农民成为末级渠系管理的主体,用水户在用水管理中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和“为我干”,提高了灌溉效益。减少了水事纠纷,为维护农村稳定奠定基础。如玛河灌区头工乡上三工村没有推行协会前,灌水存在偷水、扒水、堵水及浪费水的现象,协会成立后,采用“联户”灌溉用水方法,提高了用水效率,解决了用水过程中的问题。六户地、北五岔镇实行“水管单位+用水协会”模式,支渠以下工程用水管理及建账收费由农协会负责,提高增强了农民的民主管理意识,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部分协会和分会负责人由乡镇领导及村委会干部兼任,难以全心投入到协会工作,基层灌区管理工作薄弱;协会人员素质低,缺乏系统培训,绝大多数没有受过良好的技术培训,缺乏水利工程管理与灌溉管理基本技术技能。二是协会运行管理困难,昌吉州从2007年开始全面推行末级渠系维护费,主要用于配水人员误工补贴、二级计量点建设和末级渠系维护。全州每年征收末级维护费900多万元,其中,60%用于群管人员误工费,40%用于末级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