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鲁西南筝艺术发展和艺术特色
浅谈鲁西南筝艺术发展和艺术特色 【摘 要】山东筝派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主要流传在山东菏泽地区的郓城、鄄城和山东聊城地区的临清。本文所分析的便是以山东菏泽地区为主的鲁西南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鲁西南筝艺术;《庆丰年》;演奏技法;音乐风格
古筝是华夏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经典的传世名作,独特的音韵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众乐之师”。自秦、汉以来古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其中山东筝的流传主要在包括郓城和鄄城在内的菏泽聊城地区,特别是菏泽地区的民间音乐甚为流行,被人们誉为“筝琴之乡”,出过不少民间说唱、戏曲和民间器乐的演奏人才。
一、鲁西南筝艺术的渊源
1.鲁西南筝艺术的来源
古代,鲁西南地区的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但这里的民间音乐,却极其丰富多彩且保持着土生土长的别致风味。尤其菏泽地区是著名的民间音乐、戏曲之乡。以山东琴书为代表的曲艺音乐在菏泽地区非常盛行。“从琴书音乐转化来的筝曲,其中大部分还没脱离琴书音乐的依附和伴奏性质,优美、朴实往往带一点叙事性的琴书音乐风格”。鲁西南筝的部分筝曲就是由山东琴书音乐发展而来。
2.鲁西南筝艺术的发展概述
筝的形制与筑相似。东汉“筝,鼓弦筑身乐也”。“筝瑟为一体,筝筑亦同源。”春秋战国之际,瑟在齐鲁之邦非常流行的一种乐器,尤其在齐国。南北朝沈约《四时白“秦筝齐瑟燕赵女,一朝得意心相许。”可见瑟艺术在齐地发展的相当完备,已经形成了当地特色。
在明清时期,山东筝在西南地区甚是盛行。清朝以来,筝在山东大地迅速发展起来,有人曾这样描述当时的鲁西南:“霍家小女家家瑟,扬升诸姨部部筝,”。一些文士名流,通晓音律,编写唱词,联缀曲牌,抓筝抚琴、弹唱自娱,特筑竹楼,上砌水池,水中修琴台,专供抚琴抓筝演练小曲,竹韵水音幽雅动听,叫做“琴筝清曲”。
3.鲁西南筝艺术的师承演变
郓城素有“书山戏海,筝琴之乡”之称,山东诸多古筝家都出自郓城。据现有资料记载,最早的筝家是马义温、马义品、马安太。清末著名筝家有王乐诵、黎邦荣。黎邦荣是清末明初的文人,是郓城县黎同庄人,以教书为主,擅长筝、扬琴等各种器乐及山东琴书的演唱。
黎邦荣收徒黎连俊、张为昭等。其中张为昭是影响较大的一位,其演奏讲究韵味,追求平稳,按颤极富变化,运指讲究完美,留下过《汉宫秋月》等12首传统筝曲录音。其弟子有高自成、韩绍运等。黎连俊传授的弟子有赵玉斋、于文山等。
郓城县徐桥村的王殿玉世称“丝弦大王”、“丝弦圣手”,擅长雷琴、古筝、古琴、二胡、三弦、坠胡、扬琴的演奏。弹筝善使用食指密摇奏法。其弟子有韩凤田、赵玉斋、高自成等,其长子王福生、次子王福立等也是著名的雷琴、古筝演奏家。
4.鲁西南筝代表赵玉斋先生新曲的产生
《庆丰年》创作于1955年,是赵玉斋先生的划时代作品,为古筝演奏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创造了双手弹筝新纪元,乐曲较多的运用了五声音阶式层层递降或递升的旋律发展手法。赵玉斋先生在创作中注意了乐曲在曲式结构和调式布局方面的和谐,同时还强调了乐段间在力度、音色、节奏、速度等方面的对比为解决筝在转调方面的局限,它还采用了旋宫转调的方法,使乐曲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我们的传统音乐大多忽视和声的运用,追求以简洁的手法来表达意境。在这首乐曲中使用了很多以前没出现过的弹奏技巧,使左右手同时在筝码右侧进行复杂的弹奏,增强了乐曲的和声效果强化了古筝的和声功能。同时也发掘了乐器本身所具有的潜力,使古筝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为现代筝曲创立了先河。
二、鲁西南筝艺术的代表作品、演奏技法、音乐风格
1.筝艺术的代表作品
《汉宫秋月》是山东流派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慢板筝曲,乐曲通过揉、吟、按等技巧的运用,以缓慢的节奏,描写了古代宫女的悲惨遭遇。以缠绵凄凉、悲郁哀诉的音调,表现出宫女们对月伤情、望月思亲的愤懑心情。乐曲的主题旋律是民间乐曲《八板》的变奏而构成,第一句是以花奏开始,旋律低沉而幽静,第二乐句是右手正反扣弦的八度双音,结合左手在弱拍上的按揉,进一步呈现和巩固了主题乐思,接下去着重运用按、揉、点、花和吟、颤手法,细腻地刻画出悲郁的愁绪,凄凉的音调犹如发自肺腑的哭泣。旋律多是大幅度的八度跳进,时而有激昂的下行 花音点缀,表现出宫女们的愤慨情绪。稍快而有力的按颤八度双音及随后的花音进行,使全曲发展到高潮。最后,旋律的不断下行和还原的速度,又回到充满忧思的情感之中。
《四段锦》打破了传统古筝曲中节奏、力度、速度等习惯用法,以套曲联奏的形式把几个不同情绪、不同速度的大板曲连缀演奏,以表现多侧面的音乐形象。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