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嘹亮-圈大人自小学海永无涯
王嘹亮:圈大人自小学海永无涯王嘹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矿产地质调查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二级技术岗位。先后被评为“广东省职业道德先进个人”、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工作项目负责人、国家三部位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先进个人,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国土资源部、广东省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
在很多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关于大海的梦想。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宁静的海底蕴藏着巨大的财富,随着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告急,各国资源争夺赛早已从陆地走向海洋,从浅海进入深海。
作为一个从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古老土地上走出的学者,他睿智、儒雅、有担当,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为海洋地质、富饶海疆奉献着自己的青春。面对一系列难题,他带领科研团队大胆探索,奋力拼搏,取得了海洋地质领域多项创新性成果,不断给祖国带来新的惊喜。他就是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矿产地质调查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嘹亮。
接到记者的电话,王嘹亮谦逊地说:“应该多采访一些更年轻的专家,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滴水藏海,片叶知秋。从这样的细节,我感受到了他的魅力。
“我赶上了中国地质事业发展的黄金年代”
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中国人,物质的匮乏并没有磨灭掉生活中蕴藏的热情,在每一个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历史,将那些历史连缀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时代的人们共同的记忆。王嘹亮1964年出生于湖南双峰县一个农村教书匠家庭,1983年考入湘潭矿业学院煤田地质专业,1987年考取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学专业研究生,1993年在长春地质学院获得地层与古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可以说他们这一代人是幸福的,因为,在这几十年中,他们经历了历史的巨变、盛事的涌现和个人心性的磨砺,并且越来越清晰地走向了对物质的淡薄和对精神的靠拢。
学有所成,成就斐然,但报效祖国的初衷一直没有改变。“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给了我求学工作的机会,是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对能源的旺盛需求,给了我施展才华的舞台。”王嘹亮动情地说,“20年来,我赶上了中国地质事业发展的黄金年代。”
1993年,王嘹亮刚到单位就赶上了国家专项,参与我国南沙海域油气勘查与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沉积特征和地层分布研究两个课题,参与了盆地油气资源评价项目。在学校未接触过海洋石油工作的王嘹亮,对于南海,又是一个全新的地区,起步不易。在前辈们的影响和帮助下,他一头扎进了浩如烟海的南海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中,投入到地震资料解释的观摩学习中。
那几年,没有了一切的节假日,连大年初一他都在办公室工作,晚上要在办公室学习到深夜。收获是在坚持中获得的。几年下来,他建立了南沙海域的新生代沉积地层序列,系统对比了区内重要地震层序,确认了主要地震反射界面地质属性,分析了新生代沉积演化史,首次编制了各时代区域沉积相平面图,指明了储层、烃源岩发育有利沉积相带,为南沙海域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发表了系列沉积学方面的论文。
基于在南沙海域油气资源勘查与研究中的作用,王嘹亮先后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在后续工作中,负责了中石油和中海油委托的南沙海域油气研究项目,为石油企业在南海开展油气勘探发挥了应有作用。参加了国家第三轮油气资源评价专项中南海南部新一轮资源评价工作,并获得广东省科技成果奖二等奖,被国家三部委评为先进个人。
“只要能站得稳,坐得住,我就坚持工作。”
1997年开始,王嘹亮开始涉足大洋多金属矿产勘探研究领域,连续3年共20个月参加大洋调查航次工作。
长时间的海上工作对任何人都是考验,遇上大的涌浪,寝食难安,坐卧不宁,吐到黄胆水出来是很平常的事。有了心理准备上船,王嘹亮还是没法抵挡无情的风浪,该吐还吐,几乎天天是食不甘味,连喝水都难受,不到3个月,本就瘦削的身体又消瘦一圈,首席科学家都动了赶他下船的念头。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只要能站得稳,坐得住,我就坚持工作。”王嘹亮对记者说。在后甲板值班释放与回收取样设备,做地质描述,室内显微镜下鉴定沉积物组分、多波束测量值班等。慢慢的,对风浪或者是有点适应了,更可能是有些麻木了,在6级风下基本能坚持各项工作。
几年的大洋调查工作,王嘹亮摸清了大洋底丰富的矿产资源,体会到了国际海底资源争夺的激烈态势和我国在该领域的明显差距。1997年,他向中国大洋协会申请了富钴结壳基岩研究课题,随后又参与了大洋富钴结壳勘查规程及规范的编写。在国内最先开展了富钴结壳基岩与结壳成生关系研究,为后来的富钴结壳成藏模式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参与编写的有关规程和规范,已作为我国的富钴结壳勘探的重要指南。
“我的所有成果是在前辈及同行工作的基础上取得的,是与我的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2001年,王嘹亮开始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