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鲁作品的鉴藏
市场走向
石鲁是当代画坛怪杰,也是中国最具争议的画家之一。他生前就因那些惊世骇俗的作品而招致许多非议,后来又获得了“野、怪、乱、黑”的称号。石鲁一生大约留下了1000多幅画作。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石鲁的作品屡在海外拍出高价。1987年,他的一幅六尺整张山水《峨眉积雪图》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了165万港元的天价。此外,他的《芙蓉鸭戏》《惜华长春册》《玉龙白雪一天清》《华岳松风》《华山一枝峰》和《华岳天高》等书画作品在拍卖会上也都有不俗的表现,价位都在数十万元,最少的价格也达数万元。
但是,自从90年代末之后,石鲁作品在国际上的拍卖价格一直不高。有的拍卖行对他的作品疑虑重重,民间对其作品收藏的热情也有所减退。当时中国嘉德和北京翰海公司一般都不收石鲁的作品,他们说,不是不收,而是不敢收,原因是石鲁画作的赝品太多,即使是真品,也缺少鉴定的依据。因此,石鲁画作的价位曾一路下跌。曾有一位收藏家在香港一次展卖会上见到石鲁的一副六尺对联只标3000港元,她立即买下。但下午再去看时,却见到同样尺寸同样内容的一副对联又悬挂在原摊位上了,可见赝品之多,吓得她从此不敢问津石鲁的书画。但自从2005年中国美协将石鲁评为本世纪最具影响的13位中国画大师之一以后,他的画价就又一路飙升。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批量假画充斥市场,不是一张两张,而是成百上千张,甚至有人用这类假画在北京开了个展览和研讨会,赚了几千万元!
作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石鲁的作品具有强烈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洼,他是一位中国画革新的大师,那与众迥然不同的风格在中国当代画坛上是卓然独立的。石鲁有“中国的凡高”之称,他的作品并不是多而滥,更不是相因陈袭,自我重复。欣赏他的作品,会令人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力。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令人久久不能忘记。造成石鲁画价大涨大跌现象的原因是不正常的,也是多种多样的。目前还未见到对于石鲁作品鉴藏的系统性文章,很多的收藏者只是对石鲁传奇般的经历感兴趣,对他作品的艺术特点却是了解不多。笔者与石鲁生前多有交往,也写过介绍石鲁的书和多篇文章,现就石鲁作品的鉴藏作一些分析,供收藏者参考。
分期和断代
石鲁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1949年以前;二、1949年至1959年;三、1959年后至1964年;四、1970年至1982年。其中,第三、四两时期之间的一段空白是他生病住院和后来受“文革”迫害而停止创作所致。石鲁从1965年底到1970年初根本不可能作画,这是他艺术上的空白期,所以出现在市场上的这一时期作品应视作伪品。
石鲁在第一时期内的作品以木刻、连环画和宣传画为主,也有一些速写。其该时期作品偶尔也会流入拍卖市场,笔者就曾见过一些小张的木刻和速写作品。 石鲁在第二时期前期的作品以年画和彩墨画为主,偶尔也创作木刻和插图,甚至还画过一些水彩和油画。但他主要是创作彩墨画。彩墨画在表现形式上受到西方光影明暗式素描的影响,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还隐于次要的地位,比如他的名作《古长城外》和《王同志来了》等作品都是这种风格。
石鲁在1955年和1956年相继出访印度和埃及,在这两个文明古国画了大量的彩墨画,以人物为主而以风景为辅。这一时期的作品后来被国际画坛普遍看好。这其间的名作甚多,有《沙漠之舟》《守望者》《尼罗河畔》等等。到了70年代初,石鲁又根据尚留下的一部分写生原作进行加工和添画,使之成为全新的“旧画新作”,这一时期的作品在国际拍卖会上曾经获得过佳绩,一幅《印度舞娘》就拍出过2.2万元。石鲁在这一时期后期开始了对山水画的探索,所画大多是秦岭和商洛、陕北风光,但笔法还较稚嫩,尚未形成风格,与他的人物画相比有所逊色。
第三、四两个时期是石鲁创作的两次高峰,被指责为“野、怪、乱、黑”的作品全是出自这两个时期。标志着第三时期开始的,是那幅著名的《转战陕北》,从此石鲁开始了他对前人从未画过的黄土高原的探索。在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他相继画出了《赤崖映碧流》《南泥湾途中》《山雨欲来》《逆流过禹门》《东方欲晓》和《家家都在花丛中》一批现实性很强的山水画,这批画充满了生活气息,注重实地的写生,注重感情的抒发,注重表现山川地貌所具有的独特个性。由于表现题材的前无古人,石鲁无可借鉴,只有自己进行探索,用自己的笔墨来为画史拾遗补阙。正是由于这种题材和手法的前无古人,他获得的是一种毁誉参半的评议。
如果说第三时期的作品是以对山水地貌的写实为主的话,那么,到了第四时期,石鲁在经历了“文革”劫难之后,出现在他笔下的就是一种带有中国文人画的愤世疾俗式的表现了。石鲁在经受了那场浩劫的洗礼后,几乎是两世为人,他完成了一次涅??似的再生。他那些惊世骇俗式的新作使他到达了他艺术上的巅峰。石鲁在第四时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