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数学史走进中职学生课堂
让数学史走进中职学生课堂 摘 要: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缺乏兴趣,甚至认为学习数学没用。那么在中职数学课上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给学生有用的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数学史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史;学习兴趣;学生课堂
美国数学家魏尔德(R.L.Wilder)认为:数学课堂上只强调数学的技术是不够的,要使学生被数学所吸引,一定要运用数学历史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进数学史,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文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师在课堂上介绍数学家的趣闻轶事、数学概念的起源、古今数学方法的简单对比等等,都能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即使在课堂上简略提及一个问题的研究者、研究的原因、最早的解法、最后的解法、最大的或最好的解法等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对于人物、原因和最佳结果等有着天生的好奇心。
如,在学习命题逻辑的时候,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唐小故事能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也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又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公式。
二、启发学生的人格成长
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公元前212年,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被罗马人攻陷。当时,阿基米德仍在专心致志地研究一个几何问题,丝毫不知死神的临近。当一个罗马士兵走近他时,阿基米德让他走开,不要踩坏了他的图形,罗马小卒残忍地用刺刀杀害了他。
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一位屈居于6平方米小屋的数学家,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创造这个奇迹的正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我们不会相信一个数学故事或一本数学家传记一定会造就一名数学家,但数学家的奋斗经历对学生人格成长的正面启发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三、改变学生的数学观,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美国学者Bidwell曾对传统的数学课堂作出了这样的比喻:“在课堂里,我们常常这样看待数学,好像我们是在一个孤岛上学习似的。我们每天一次去岛上学习数学,埋头钻进一个纯粹的、洁净的、逻辑上可靠的、只有清晰线条而没有肮脏角落的书房。学生觉得数学是封闭的、呆板的、冰冷无情的、一切都已发现好了的。”他认为,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可以将学生从数学的孤岛上挽救出来,并将他们安置于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大陆上,这个新大陆包含了开放的、生动活泼的、充满人情味的并且总是饶有趣味的数学。
为什么说数学史可以改变学生的数学观?传统的教学注重的不过是技术而已,学生心目中的数学是枯燥的、是少数人的专好,有些人有数学头脑而另一些人则没有数学头脑。数学远离社会,远离现实生活,学习数学不过是为了考试而已。数学史上的故事足以说明:数学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人人可学,人人可做。
数学家花了几千年的时间才理解了无理数,花了三百年才理解了复数,花了一千年才理解了负数。从伽利略到狄利克雷,数学家一直绞尽脑汁地去理解函数的概念;而牛顿和莱布尼兹尽管是声名显赫的先辈,但他们自己也没有透彻理解微积分的许多概念,数学家们大约经过二百年的努力,方把这些概念弄清楚。那么学生开始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概念,也就不致感到迷惘;相反,将会更加信心百倍地继续学下去。
法布尔可以精通代数学,林肯可以精通几何学,拿破仑和加菲尔德可以做数学,这些历史名人的数学轶事告诉我们:数学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不是少数人的专好,而是人人可学、人人可做,尽管并非人人都有数学家的才能。这就像篮球一样,人人可打,却并非人人都有运动员的天赋。另一方面,司汤达的学习经历告诉我们:人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没有必要为此而灰心丧气。面对学生,可试试用类似的名人轶事来改变一下学生错误的数学观,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拓宽学生的视野
不同时空的数学家往往会做出同样的数学发现,一个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当然不会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某一种思想方法。拥有数学教材中有关概念、定理、思想方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知识,无疑会大大拓宽我们的视野,进而丰富和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
等比数列求和的例子:
约在公元前3000年,巴比伦人就已经总结出等比数列1,2,22…,29的求和公式。意大利有钉子问题,古埃及有贮藏室问题,我国的《孙子算经》里也有类似的题目。根据前人计算的一些方法总结,我们可以得到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一些证明方法:
历史上许许多多精彩的思想方法被排斥于我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