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柔不是阴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所谓用阴柔 ,即不用刚强,不是勉强而为。一件事物的成就 , 是顺势而来的 豢 阴 口南怀瑾 现代学术界,研究 《老子》的趋 向,归纳起来 ,大概可分为三 个路线 : 第一类 :纯粹走哲学思想的研究路线 。做这方面研究的人 , 各有各的心得 .各有 自己的见解 乃至有人以西方哲学来批评 《老子》,或者以西方文化来与 《老子》比较。这是学术性的一类。 第二类:就是把 《老子》,单纯地归到个人修养,做功夫,所谓 修神仙的丹道上去。这一类 自几千年前 ,直到现在 ,自成一个系 统 。 第三类:是把 《老子》归到谋略学的主流,而且习惯上,有一 个很严重 的错误观念 :认为老子的谋略学是阴谋 ,是阴谋之术 。 于是,一说到老庄 ,就联想到谋略;一说到谋略,就联想到老子学 说是很阴险的学问.是搞阴谋的 110 领导文萃 20142◆ t-◆ 这种观念 .错误得很严重 老子是主张用阴、用柔。但是,不要忘记 ,他和我们 固有的文 化 。远古的源流——阴阳五行与 《易经》诸子等系统 ,是同一个来 源的。阴与阳,是一体的两面 .只是在用上有正面与反面的不同 而已,无论用阴用阳,都要活用。换言之 ,要用活的,不用死的。所 谓用阴柔 .即不用刚强.不是勉强而为 。一件事物的成就 ,是顺势 而来 的 因此亦可以说 ,他是用顺道 ,不是用相反的逆道 。过去以 文字表达意义的方法。常用 “阴”字来表达 “顺道”,例如 《周易》的 “坤”卦。代表 “阴”的 “顺道”。因此后世的人,误以为老庄的阴柔 之学,就是阴谋之学:学老庄 的人 ,用老庄之学的人都是阴谋家。 从历史上看 .大家都熟悉的汉史,如道家出身的人物——陈 平 .他帮助刘邦.奠定汉朝四百年基业 ,汉高祖刘邦有六次关系 到成败 的决策 .都是采用陈平 的主意而获致成功的。但是历史记 载 ,陈平 自己说 :“我多阴谋 ,道家之所禁 ,其无后乎?”足见道家 是最忌讳阴谋的 因此 .他断定 自己将没有后代 ,至少后代的富 贵不会久,后来果然如此,据汉代史书记载 ,陈平的后人 ,到他孙 子这一代 .所谓功名富贵,一切而斩 ,就此断了,后来他的曾孙陈 掌.以卫 氏亲贵戚 。要求续封而不可得。 在个人修养方面 ,运用黄老之道立身处世 ,有一个大原则, 就是 :“功成 .名遂 ,身退 ,天之道也 。” 自居易学道,他有一首读 《老子》后的七律: 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 : 只见火光烧润屋 .不闻风浪覆虚舟 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虽异地瓜谁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 2014 2◆ I-◆ 领导文萃 111 他说 。人生的遭遇 ,成功与失败 ,吉凶祸福 ,都有它的原因, 真有智慧的人 。要知道它的原因,不需要烦恼 ,不需要忧愁。 项联两句 .引用 了庄子 “覆虚舟”的典故,他说,我们只看到世上 富贵人家多财润饰华丽的房屋 。仍会被大火烧毁 。却从未见到空 船在水上被风浪吞没的,装 了东西的船 ,遇到风浪才会沉没,而 且装得愈重.沉没的危险愈大。 腹联两句更指出.人世 间 “名”与 “利 ”两件事不宜过分贪求 以免招灾祸 可是现代青年 ,都在那里拓展 自己的 “知名度”。人 人都想发财 ,钱愈多愈好。自居易说 “利是身灾”。所以白居易说, 名利像匏一样.实在好吃.叫人绝对不要吃是做不到的,但是吃 了以后 .很有可能会拉肚子的。深懂 了黄老之道 ,那就是 “大都食 足早宜休” 要研究老子之道 的这一原则,最好先读庄子 的 《天下篇》和 d_L王篇》。 庄子在 应《帝王篇》上说 :“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一个有 道之人 .对于帝王领导术 .帝王谋略学,那在他不过是一件轻而 易举的小事而已 他又在 让《王篇》中说 :“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 ,不 以 利累形。”富贵是舒服的事 ,但 因而太得意了,则缩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