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民族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管理的思考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民族贫困地区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开发管理跟不上发展需要比较突出。文章采用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贵州省黔东南州旅游开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黔东南州旅游开发管理的对策,为有关政府部门作为参考。
关键词:旅游开发管理;旅游业;对策;民族贫困地区;黔东南州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3-0070-08Thinking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Poverty Ethnic Regions
――A Case Study of Southeast Guizhou Province
??LONG Jiang-ying??1 YANG Ting-feng??2??
(1.Guiyang Institute,Guiyang,Guizhou 550003;2.KaiLi Institute,Kaili,Guizhou 556000,China)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could
not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poverty
Ethnic Regions
of
China.ON the base
of having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e problems of tourism management in southeast guizhou , using the researching methods such a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tc, some optimizational
countermeasures of tourism management Have been given in this paper,it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Key words: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Tourism;Countermeasures;Poverty Ethnic Regions;Southeast guizhou??
前 言
黔东南州是全国闻名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之一,全州16个县(市)就有13个贫困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17%,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2.89%????[1]??。近年来,利用民族风情、原始生态等优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业不断得到蓬勃发展。2002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3.3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1.8%(其中:海外游客2.6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7%),实现旅游总收入3.09亿元,创汇673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7.9%和23%;2004年共接待游客241.88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4011人;2005年,全州共接待游客250.31万人次,同比上升5.87%;实现旅游总收入17.5亿元,同比上升5.5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47万人次,同比上升5.71%;国内旅游收入16.8亿元,同比上升5.15%;接待境外游客33215人次,同比上升9.22%;创汇841万美元,同比上升9.11%,并且州政府在“十一?五”规划提出“旅游活州”的主题。但由于现有的开发管理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严重地制约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所以研究旅游开发管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其它民族贫困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黔东南旅游资源概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07°17′20″~109°35′24″,北纬25°19′20″~27°31′40″。东邻湖南省怀化地区,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河池地区,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铜仁两地区。境内东西宽220km,南北长240km,总面积30337km2。黔东南州辖凯里市及麻江、雷山、丹寨、黄平、施秉、镇远、三穗、岑巩、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台江、剑河15个县和凯里经济开发区 [2]。自治州地处苗岭山区,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远古的历史烟尘是其旅游业的三大优势资源。目前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云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