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浅议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2月份-10月份医院收治的45例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45 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没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措施,能够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腰腿痛、行走费力是腰间盘突出症的最常见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均可造成很大的影响,临床对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多次反复发作患者宜劝导病人采用手术治疗。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临床治疗效果,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 年2月-10月份骨科脊柱组收治的手术适应症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47岁;L4~5 椎间盘突出者11例,L4~5、L5~S1 椎间突出者20 例,L3~4 椎间盘突出者7例,其中合并椎管狭窄者8例;15例行单纯髓核摘除、椎板减压术、30例行髓核摘除、椎板减压、椎根弓钉内固定术,平均住院天数15.5 天。
2 护理方法
2.1 护理程序
2.1.1 入院评估 患者入院时均精神紧张,腰腿痛明显,行走困难,对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式、效果及预后缺发了解,担心手术治疗损伤神经会引起瘫痪,产生恐惧焦虑情绪。
2.1.2 护理诊断 ①恐惧、焦虑:与环境改变、害怕手术及担心预后有关。②知识缺乏:缺乏有关专业医学知识。③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手术失血失液有关。④有潜在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创伤有关。⑤有神经根粘连的危险:与手术创伤和缺乏功能锻炼的知识有关。⑥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术后卧床有关。⑦知识缺乏:缺乏术后、出院后康复功能锻炼的有关知识。
2.1.3 护理目标 ①患者术前能主动与护士沟通,找出恐惧和焦虑原因,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②患者能正确说出术前准备、术后卧位及早期锻炼的内容和重要性。③术后补足血容量,生命体征平稳。④住院期间无感染发生。⑤无神经根粘连发生。⑥皮肤完整无破损。⑦患者及家属学会并正确说出术后及出院后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2术前护理
2.2.1体位训练 依术中体位所需,术前3天开始俯卧位练习。方法:协助患者俯卧,头偏向一侧,身体平放,两手放在头部两侧取舒适卧位,胸部垫软枕约3cm高;卧位时间练习逐渐延长,卧位时间至少坚持在3小时以上,注意呼吸调控,尽量全身放松,防止术后因卧床而发生便秘,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排便。
2.2.2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贯穿于围手术期全过程,术前心理活动激烈,手术费用过高,担心预后对手术充满恐惧。术前护理人员要倾听患者诉说,给予理解安慰,责任护士向患者说明放松心态可稳定血压、减少术中出血对完成手术至关重要。简明扼要介绍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及要求,讲述手术成功病例,解除患者焦虑,使患者能够对围手术期认知理解,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治疗。
2.2.3术前准备 术前一天清洁皮肤,术野常规备皮,告知患者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告知患者术前6小时禁食水,晨起排便、术前常规清洁灌肠、留置导尿。以防术后肠胀气和尿潴留发生,术前30分遵医嘱肌注安定注射液10mg。
2.3术后护理
2.3.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将患者去枕平卧放置于硬板床上,告知禁食水6小时。使用多功能监护仪实时监测病人的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并详细记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3.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注意下肢感觉、运动变化,因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是在神经根附近摘除破坏的纤维及突出的核髓,因此,术后24小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会阴部和双下肢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2]。观察有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以及麻木有无减轻或加重或大小便障碍等,则首先考虑到血肿压迫神经根的可能性,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以免神经受压引起不可逆的伤害。切口敷料要保持干燥无菌,防止切口感染。术后24小时内应1次/h进行评估,此后评估1次/d。
2.3.3切口引流管护理 为了防止术后渗血淤积于伤口内造成感染术后伤口内均采用负压引流器,引流管各接口及引流管周围皮肤要保持干燥无菌。引流器应低于伤口40厘米,以免引流液倒流。 观察切口敷料是否完整有无渗血,准确记录引流管引流液的色、质、量,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滑出,保持引流通畅。如能自行排尿即可拔除导尿管。本组病例术后均在术后第2 天拔除引流管。
2.3.4预防神经根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