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和赵清阁一段水晶之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舍和赵清阁一段水晶之恋

老舍和赵清阁一段水晶之恋   赵清阁是一位擅长戏剧和小说创作的民国才女,一生出版了五十多部、总计三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当年,她在陪都重庆,凭一支生花妙笔纵横驰骋,并与老舍有过一段水晶般纯洁的恋情,后来,当理智融化了欲念,她又H情感的旋涡中抽身而退,从此再未踏出闺阁,而是把一颗纯真的心嫁给了文学…… 相识于武汉 1937年11月18日,老舍为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抛妻别子,从济南来到武汉。赵清阁亦于年底放弃了郑州一家报社的记者聘书,来到汉口。 赵清阁来到汉口的第二天,即去武昌看望了时任《文艺》月刊主编的胡绍轩。胡绍轩后回忆说:“那时,她才二十三岁,穿着京沪一带流行的时髦短装,短头发,态度潇洒,落落大方,健谈。她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有男性的健美,又有女性的温柔。自那以后,1938年春,我们就经常见面了。她告诉我,她想在武汉创办一个文艺期刊,我答应全力支持。” 1938年2月,胡绍轩为了组稿,曾在武昌粮道街一家酒楼订了两桌酒席,宴请了十余位作家和诗人。其中有老舍、王平陵、穆木天、叶平林、甘运衡、郁达夫、老向和赵清阁等人。这应该是老舍和赵清阁的第一次见面。 2月下旬,赵清阁为筹备《弹花》杂志的出版,向胡绍轩等人约稿,老舍也在其中,在1938年3月15日出版的《弹花》创刊号上,老舍的一篇文章发表在刊物的头条位置。此后,老舍就与比他小15岁的赵清阁日益熟悉起来。 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召开成立大会,有文艺界及各界来宾三百余人与会,老舍与赵清阁都参加了会议。后来,赵清阁被聘为“文协”组织部干事,因此与“文协”总负责人老舍的接触就更加频繁了。 1938年夏,武汉战事吃紧。于是,赵清阁决定到重庆去继续出版她的《弹花》文艺月刊。老舍得知她要远行,7月10日下午特意在同春酒馆为她饯行。赵清阁后来回忆说:席间,老舍“劝勉了我许多恳挚的话,他说:到后方只要不是苟且偷生去,无论直接间接,只要是帮助抗战的工作,都有价值。―个拿笔杆的人,事实上不可能执枪荷弹……于是,更增加了我入川的决心,同时又为将要离开这样一个良师益友而惜别着”。饭后,两人又沿着街道边走边谈,老舍一直把她送到住所才返回。老舍的关怀和爱护,在赵清阁心里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还特意带上了老舍的长篇小说《牛天赐传》,陪伴自己西去的旅程。 重逢于重庆 次月,老舍也带着“文协”的印鉴,与王向辰、何容、萧伯青等人来到重庆。最初,老舍住在大梁子公园路附近的青年会里,而赵清阁就住在距此仅百米之遥的苍坪街一间小餐馆的阁楼上,因此,也就常来常往。不过,数月后,赵清阁客居的小餐馆就被敌机炸毁了,她便迁去了两路口居住。 赵清阁在重庆主编《弹花》的两年多时间里,继续得到了老舍的大力支持。他前前后后为《弹花》写了十篇诗文,如《我们携起手来》、《我为什么离开武汉》、《1939年元旦》、《生日》、《剑北篇》、《兔儿爷》和《话剧中的表情》等。 1939年5月4日,赵清阁抱着文稿去印刷厂途中,在大梁子附近遇到日机轰炸,头部受了伤,血流满面,她赶紧跑到离此不远的青年会向老舍求援。老舍和安娥为她消毒清创,包扎伤口,然后老舍又亲自把她送回了寓所。 此后不久,赵清阁因染上肺病和被在北碚的教科书编委会聘为编辑,于是,又迁居到了距重庆主城近百公里的北温泉,住在一幢名叫“琴庐”的房台里,一方面养病,一方面编刊写作。 后来,华中图书公司老板唐性天,因《弹花》发行不畅,赚不到钱,不愿与赵清阁继续合作,但又希望她能主编“弹花文艺丛书”,由他出版发行。赵清阁考虑,只要是对抗战有利,她就愿意为此努力。于是,她便拟订了一个出版计划,第一辑十册,有老舍的话剧剧本《张自忠》、欧阳山的小说《流血纪念章》、安娥的歌曲集《台儿庄》、陈瘦竹的小说《春雷》、洪深的话剧剧本《非卖品》,以及她自己的话剧剧本《女杰》,由于茅盾等四位作家的稿子没有到齐,所以,“弹花文艺丛书”实际上只出了六种。而老舍的《张自忠》是最先出版的。由此可见,当时赵清阁和老舍在事业上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他们的友谊和情感在日益发展和深化。 赵清阁十分景仰老舍的才华,老舍也欣赏她的勇敢。老舍曾在为她的小说、游记和随感集《凤》所作的“序”中写道:流亡到武汉,我认识了许多位文艺界的朋友,清阁女士是其中的一位,那时候,她正为创刊《弹花》而终日奔忙。她很瘦弱,可是非常勇敢,独自办一个刊物已非易事,她还自己写稿子。对文艺,她仿佛中了魔似的爱好着,学习着,尝试着!《弹花》并不能给她饭吃,还须去做事挣来三餐。她是勇敢的!这小册子里所收纳的文章都足以证明,她是怎样的为了文艺去吃苦冒险,而永不后悔……神圣的抗战使每个人知道,并看重自己的责任,自自然然的也就把严肃、诚恳、勤苦带到生活上来。清阁女士的勇敢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