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内陆天然水域的环境恶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36 ·(总第 130期)水 利 渔 业2003年第23卷第6期我国内陆天然水域的环境恶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李达,张力(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南昌330200)摘要:生活及工业污染以及各种不合理的渔业措施,导致内陆天然水域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富营养化、湖底淤积、鱼类和浮游生物以及底栖动物的多样性下降、水生植被衰退、鱼类的生长速度减缓、鱼类繁殖区域缩小、鱼类小型化加剧。关键词:内陆水域;环境;水生生物;危害中图分类号 :S93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3 - 1278 (2003) 06 - 0036 - 0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的要求,渔业水域环境问题成为世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污染以及各种不合理的渔业措施,使得我国内陆天然水域的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渔业的发展,大大削弱了大水面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目前,我国内陆天然水域的环境状况已不容乐观。由于水环境恶化,水体生态系统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均遭到破坏,致使水生生物系统特别是鱼类的生存受到威胁。本文就我国内陆天然水域的环境状况以及水域环境恶化对鱼类、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水生高等植物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求加大对水体污染防治 和整治不合理渔业措施的技术力度和政策力度。1内陆天然水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近20年来,由于生活及工业污染加重,在大水面开 发利用上客观上又采取超负荷高投放、过度捕捞、盲目施肥投饵、江湖拦隔、养殖结构不科学等不合理渔业措施,使得渔业水域环境日益恶化。111 污染生活及工业污染被认为是导致水体环境恶化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太湖、滇池的污染都集中反映了这一严重事实。蔡庆华、刘建康[1]在研究人口增长与渔业发展对武汉东湖水质的影响后也得出结论,人口增长比渔业 发展对东湖水环境的影响更为重要。112 不合理的渔业措施在大水面开发利用上,不合理的渔业措施也是渔业 水域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证明,江湖阻隔、养殖结构不合理、湖泊放养和网箱养鱼均会对水域环境造 成影响,导致水体总磷增加,DO下降,COD升高,透明度 下降,促进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质恶化,并进而影响到 天然鱼类的组成和生长。张家波等[2]研究了在库湾进行投饵式网箱养鱼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后得出:投饵网箱养收稿日期 :2003 - 09 - 11作者简介:李达,1963年生,男,湖南汩罗人,高级讲师,主要 从事鱼类生态及分类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鱼导致水体透明度下降,富营养化。杨清心等[3]研究了高密度网围养鱼对水生植被的影响,认为高密度网围养鱼导致水体污染,水生植被衰退,建议控制网围大小,采 取分散化和短期化的养殖措施。张国华等[4]从生态学角度总结我国湖泊放养渔业对我国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后 指出,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的放养模式,对湖泊的富营养化和生态系统的改变产生了影响。而与此相反,没有任何外界干扰的极地海区,渔业环境则相当稳定。2 水域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水域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1 水体污染严重 ,透明度下降,富营养化我国湖泊中,富营养型的已占50%以上,中营养型的 约占45%,只有为数不多的属于贫营养型。根据水利部全国水资源质量评价报告,我国131个大型湖泊中,达富营养化程度的67个,城市近郊湖泊的富营养化更为严重,如西湖、玄武湖、滇池、巢湖、东湖均已严重富营养化。水库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1999年对141座水库的调查表明,有13座水库富营养化,22座中等污染。戴泽贵等[5]对全国21个省(市、区)345座水库分类表明,富营养型的76座,占22%,中营养型150座,占43%,贫营养型的119座,占35%,贫营养型水库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朱爱民等[6]研究了4省222座水库营养类型,结果中—富营养型以上水库,海南达6617%,福建6016%,山东6012%,广东4211%。长江流域9座大型水库也均处于不同程度的中营养型以上状况。212 湖底淤积 ,湖盆变浅,呈现沼泽化全国大部分湖泊都有不同程度的淤积,这一现象在小型湖泊更为明显 ,如山东南四湖的淤泥厚度最大达2m ,湖水深度一般仅为 1m。213 生物多样性下降研究表明[ 3 ,7~10 ],由于水体污染以及不合理渔业措 施,使得水生生物包括鱼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动 物、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大幅度下降。214 水生植被衰退,生态系统退化2003年第23卷第6期水 利 渔 业(总第 130期)·37 ·污染和不合理渔业措施都可引起水生植被衰退[ 2 ,4 ],富营养化水体中肥沃底质对沉水植物的生长也会产生胁 迫作用。章宗涉[11]在研究了水生高等植物和浮游植物与湖泊营养状况的关系后得出:高等植物与浮游植物的生长在浅水湖泊中呈负相关,并反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