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宫发言人活得特别累
作为总统的喉舌,白宫发言人每天不离总统左右,不但是许多重大决策的亲历者,而且还有责任适时向公众发布消息。这个工作看上去很风光,可从几任发言人的经历来看,却是个既担风险又伤身体的苦差事。
上班路上就得读报 危及健康和婚姻
前几任美国总统的发言人都反映,“白宫喉舌”的工作非常难做,因为他要为两个“主人”服务:总统和媒体记者,而媒体又在想方设法找总统的“麻烦”。
曾任福特总统新闻发言人的罗恩?内森称,自己每天的工作开始于一大早前往白宫的路上,在车上就开始读报,寻找当天的热点事件;早上7点准时抵达白宫餐厅,在吃早饭的同时,还要与那里的其他白宫职员讨论当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7点半,召集助手们开“碰头会”,讨论一天的主要工作,以及记者们可能会问的问题;10点半,和总统进行十多分钟的短暂会面,针对记者可能提出的问题与总统进行沟通。一般来说,总统只会给出一个宏观的答案,而具体内容就需要发言人自己和有关部门联系了。
当然,总统并不是每天都有时间和发言人会面,但是后者一般都会千方百计地争取这个机会,这是因为在发布会上,记者有时会怀疑发言人的谈话,转而询问是否与总统交流过。与总统交流过后,就要为上午11点的新闻发布会做准备了,发言人甚至要模拟记者针对某些问题的提问,并确保掌握这些问题的答案。
每天下午3点,白宫还要召开一个针对少数记者的小型新闻发布会,这主要是为晚报和早报的记者提供新闻。此外,白宫发言人还会就一些紧急事件召开吹风会,应对媒体和公众对于突发事件发展的好奇心。
最近一年,布什总统因卡特里娜飓风、伊拉克战争和中情局特工身份泄露案等事焦头烂额。作为白宫“先锋”代表的麦克莱伦,每天疲于奔命,同样承受着这种风暴的冲击。
麦克莱伦的同事说,去年最艰难的几个月中,麦克莱伦吃够了苦头,他为此掉了很多头发,面颊都缩了进去,看上去压力重重,在中情局特工身份泄露案中尤其如此。
美联社白宫记者纳尔森经过长期、深入研究总统发言人的工作后,曾得出结论:“替总统说话,不仅对健康有害,影响睡眠和空闲时间,还会危及你的声誉、婚姻和家庭,当然,还有你内心的宁静。”
杜鲁门当选总统后,力邀时任华盛顿某报社主编的罗斯担任新闻发言人。尽管罗斯有所疑虑,但还是不顾家人反对,决定出山。5年后,他因心力交瘁死于心脏病突发。杜鲁门又选了另一家报社的约瑟夫?肖特接替他的位置。两年后,肖特也死于心脏病。为此,杜鲁门曾大惊失色地说:“我觉得是自己杀死了他们。”
被迫说违心的话 填饱“饥饿狮群”
当然,作为白宫发言人,最大的难处恐怕不是工作压力大,而是费尽心机地和记者们打交道。曾任里根和老布什两位总统新闻发言人的马林?菲茨沃特曾经将驻白宫的记者描绘为“集结在白宫门口的饥饿狮子群”,“虽然他们尽力保持着那种最温柔的动物外貌,但你稍一招引,他们就会狂怒起来”,而白宫发言人就是这群狮子赖以生存的“饲养员”。菲茨沃特认为,在担任白宫发言人的6年时间里,他每天面对这群狮子,“每一天都是毅力的较量、心理的较量、有备而来的较量和辩论技巧的较量”。
作为白宫发言人,最大的难处在于“当说的说,不当说的绝对不能说”,有时甚至被迫说违心的话。克林顿执政后期,遭遇“拉链门”丑闻,尽管时任发言人的迈克?麦卡里知道内情,但是在克林顿自己否认后,作为助手的他也不能发表与克林顿相反的意见。所以,当记者再次就克林顿与莱温斯基是否发生“不正当关系”提问时,他就会巧妙地回避:“请你看看我昨天的谈话记录,我昨天的谈话和此前的谈话内容完全一样。”
当然,如果记者一再给白宫找麻烦的话,发言人也会想办法治他。2003年3月,由于82岁的白宫女记者海伦?托马斯总是围绕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真正原因而发问,使白宫感到非常“困扰”。为此,发言人特意打破对这位女记者的礼遇,将她的座位从第一排调到第三排。
嘴严是基本要求 幽默是万用良方
作为白宫新闻发言人,最重要的素质莫过于严守纪律,不该说的绝对不能说。在这一点上,麦克莱伦无疑是同行中的榜样,他从来不会说错话,也从不违背上级指示。由于布什政府不愿公开谈论政府面临的丑闻和麻烦,他在吹风会上只能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一再重复同一种说法,这直接导致记者拿着一堆“外交辞令”无法交差。但对布什来说,麦克莱伦显然是最理想的发言人。在2004年成功连任后,布什就曾专程来到白宫感谢工作人员。他说:“我想特别谢谢麦克莱伦,因为他――”他停顿了一下说,“什么也没说(漏嘴)。”
克林顿政府的新闻发言人麦卡里以其特有的幽默方式,多次成功处理因主人的丑闻而引起的一系列棘手问题。有一次,他在随克林顿出访欧洲时,竟然在莫斯科一家旅馆里睡过了头,没能搭上飞往北爱尔兰的“空军一号”。事后,他不失幽默地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