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12号线D12-TA01标大胜关大桥同步工程监测方案.doc

南京地铁12号线D12-TA01标大胜关大桥同步工程监测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地铁12号线D12-TA01标大胜关大桥同步工程监测方案

南京地铁号线D12-TA01标监测方案 2012年0月日 南京地铁号线D12-TA01标监测方案 编 写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南京东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2年0月日 目 录 1 总体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 工程及水文地质概况 1 1.3施工工法 1 2监测依据 1 3监测重要性及目的 2 4 监测作业方法 2 4.1现场安全巡视 2 4.2建(构)筑物沉降监测 3 4.2.1 基准点及监测点布置 3 4.2.2 测点埋设及技术要求 3 4.2.3 监测点位的布置 3 4.2.4监测方法及数据采集 4 4.2.5数据处理及分析 5 4.2.6桥墩侧向位移 6 4.3监测频率及周期 6 5 监测工作资源配备 7 5.1 项目人员配置 7 5.2 仪器设备配置 7 6 监测控制标准及信息反馈、标准制度 7 6.1 监测控制标准 7 6.2信息反馈制度 7 7 成果图编制内容 8 8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8 9 附图 9 南京地铁号线D-TA01标监测方案 总体概述 1工程概况 1.2 工程~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本线高架段的基础形式。监测依据 ;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规范、法规、企业标准、管理文件。 )) 3) 4)现场安全巡视周边道路及地表①地表隆起、下沉;② 路面开裂等变化情况等。 (2)周边建(构)筑物 ①墩台周围地面沉陷;②挡墙开裂;③桥墩、桥梁混凝土外观、伸缩缝变化情况等。 (3)河堤 河堤有无裂缝、塌陷等。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并拍照存档。巡视过程中,填写现场安全巡视表。监测.1 基准点及监测点布置 高程基准网布设形式 本沉降变形监测高程基准网,以高程系统为基础建立,起始并附合于精密水准点上。 图4-1 建(构)物沉降监测控制网组成 4.2.2 测点埋设及技术要求 .3 监测点位布置 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和经济合理的原则,初步考虑在本工程桩基施工影响的范围为100米,所以在距离本工程桩基施工100米的范围内的每个桥墩上布设2个沉降观测点。具体点位布置见附图。 图4-2 建(构)筑物沉降测点标志埋设形式图 4.2.4监测方法及数据采集 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使用Trimble DINI03电子水准仪观测,采用电子水准仪自带记录程序,记录外业观测数据文件。使用仪器及现场观测实景如图 图使用仪器及现场观测实景 高程基准点选择完成后,需至少经过3次复测,确认高程基准点处于稳定状态时,方可使用。施工监测期间定期对基准网进行检测确保其稳定性。即在基准网每次复测后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稳定性指标为:两次高程互差为Δ<2μ,如果符合公式条件,则视为稳定。(Δ为两次高程互差,Q为权倒数,μ为单位权中误差,取μ=0.5)。基准网复测在基坑开挖期间一个月复测一次,其余半年复测一次。基准网复测时,往返较差及环线闭合差应在±0.3mm(n为测站数)以内,每站高差中误差在±0.15mm以内,具体观测要求见《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其主要技术要求见该规范表10.3.3。 监测点观测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等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 观测注意事项如下:对使用仪器必需定期进行检验。当观测成果异常,经分析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对仪器进行检验与校正;观测应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站;观测时,必需保证良好的观测环境及成像条件;观测前应正确设定记录文件中各项控制限差参数,观测完成需现场检核闭合或附合差情况,确认合格后方可完成测量工作;观测时应满足水准观测各项相关技术要求。 .5数据处理及分析 (1)数据传输及平差计算 观测记录采用电子水准仪自带记录程序进行,观测完成后形成原始电子观测文件,通过数据传输处理软件传输至计算机,检查合格后使用专用水准网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得出各点高程值。 平差计算要求如下:应使用稳定的基准点为起算,并检核独立闭合差及与2个以上的基准点相互附合差;使用专业平差软件按严密平差的方法进行计算;平差后数据取位应精确到0.1mm。 通过变形观测点各期高程值计算各期阶段沉降量、阶段变形速率、累计沉降量等数据(2)变形数据分析 观测点稳定性分析原则如下:观测点的稳定性分析基于稳定的基准点作为基准点而进行的平差计算成果;相邻两期观测点的变动分析通过比较相邻两期的最大变形量与最大测量误差(取两倍中误差)来进行,当变形量小于最大误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