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秃尾巴老李故事“断尾化龙”母题的文化阐释
摘要:东北民间故事秃尾巴老李中的“断尾化龙”母题,实际是蜥蜴断尾的变形表述,其中隐含了精神分析学领域的“俄狄浦斯情结”,是闯关东历史的文化隐喻。
关键词:断尾化龙 俄狄浦斯情结 成人仪式 闯关东
中图分类号:I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87-02
“秃尾巴老李”是流传在东北和山东地区的著名民间传说,在学界又与南方各省的“龙母故事”或“掘尾龙”故事,合称为“断尾龙”故事。下面我们以流传在东北的秃尾巴老李故事为蓝本,将此类型的故事情节概括如下:
(1)未婚女子由于看到有关龙的异象而怀孕(也有异文叙述一对夫妇长期无子,后来偶然怀孕)。
(2)龙子诞生。
(3)龙子的尾巴被斩断(斩断龙尾者多是龙子的父亲,也有异文叙述是龙子的舅父、外祖父等其他男性)。
(4)成龙,龙子离家而去(异文说是从山东逃到了东北扛活,并与小白龙大战,占据了黑龙江为民造福)。
(5)龙子每年都要回家到坟前祭奠母亲,而且回来时多有冰雹。
一、断尾的生物理据
在秃尾巴老李故事里,龙子降生即为龙形,因其非人且形容可怖,被其亲族斩断龙尾,腾空遁去。在断尾的前后,龙子实际上以两种形态存在着:断尾之前,龙子从形态上固然是龙,但并未得真龙之实――真龙者,必然是“飞龙在天”;断尾后,龙子飞腾入云,至此乃为真龙。“断尾”与否已经成为龙子能否成龙的关键所在,断尾与成龙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母题连接。
值得指出的是,在其他地区的“断尾龙”故事类型中,也基本上呈现出断尾――成龙的故事形态。晋书《南越志》载:“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居常涧中,捕鱼以资日给。忽于水侧遇一卵,其大如斗,乃将归,置器中。经十许日,有一物,如守宫,长尺许,穿卵而出。因任其去留。稍长二尺,便能入水捕鱼,日得十余头。稍长五尺许,得鱼渐多。常游波水,萦回媪侧。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而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色炳耀,谓曰:龙子今复来也?……秦始皇闻之,曰:此龙子也,朕德之所致……人谓之掘尾龙。”[1]在《南越志》的记载中,龙母在河边拾蛋,拿回家孵出像守宫一样的小动物,它稍大就能入水捕鱼,被断尾多年后回来变成辉色炳耀的龙子。在诸多的文献记载中,断尾和化龙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情节关联。《南越志》中的“守宫”就是蜥蜴,“在古人眼中,蜥蜴――鳄鱼――龙,确实是被认为同属之物的……蜥蜴常被称作‘龙子’……所谓龙子,其实就是小龙或雏龙。”[2]既然如此,那么龙子的真实身份其实就是蜥蜴。
蜥蜴有一种本能的断尾机制,蜥蜴的尾巴在“截断”后可以重生。从人类学的意义上讲,“重生”意味着旧生命消逝与新生命诞生,意味着生命形态向更高层次的跃进,同时也意味着生命由凡俗向神圣的转变。人类是万物之灵,总会把自己的情感体悟投向外界寻求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寻找相应的表现形式,黑格尔曾说:“一般的生命辩证过程,即出生,成长,死亡以及从死亡中再生,向真正的象征形式提供了适合的内容。”[3]在黑格尔看来,用自然界中的死亡-再生过程来象征人的精神生活,自身的扬弃性特征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现象,这是由它们在形式上的相似性决定的。人类有了这种体悟,当然会对生物原有的“断尾”习性进行改写,使之符合人类情感表现的需要,于是就有了秃尾巴老李故事中“父亲断龙尾”的情节。
二、断尾与成人仪式
坎贝尔认为:“神话和仪式的主要功能一直是提供把人类精神向前推进的象征符号来抵消出现的,把人类精神拖往使之无法向前的人类幻想”。[4]弗洛伊德也说:“把人类精神拖住使之无法向前”的最重要的“人类幻想”就是“俄狄浦斯”情结。如果人们固着于童年期的“恋母情结”,不摆脱对于母亲的依恋,那么他的意识就不会前进,相反会出现倒退和滞留。因此,成人仪式的一个首要功能就是使青春期的男孩脱离对母亲的“固恋”。实际上,在秃尾巴老李故事中,“龙子”在很多处都展现出了一种“恋母情结”:
首先,对龙子的尾巴被砍断的理由,在有的故事中是这样描述的:在吉林、辽宁的秃尾巴老李故事中,“怪物每吃一次奶,母亲就要昏过去一次。”因为对妻子的身体产生了伤害,丈夫因此对龙子实行惩罚,将其尾砍断。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类最初的欲望便是口唇欲,具体表现为贪恋母亲的怀抱。而在故事中,则是通过龙子对母亲身体产生的伤害,侧面表达了这种欲望的强烈。
其次,被断尾之后,有的故事中龙子因为疼痛难忍,无意中将自己的父亲卷入江中淹死,这很显然是一种俄狄浦斯式的行为。
最后,民间故事中记载龙子每年都要回来看望母亲,但若逢父亲在便不进屋。此情节表现的是一种中国的“孝”观念,但是这种“孝”是针对其母亲,而非其父。
断尾实际是一种变形的阉割,约瑟夫?坎贝尔说: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