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理论试题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理论试题
知识部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46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 )、( )、( )地发展。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 )、( ),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3.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 )、
( )与(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 )、( )、( )。
5.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 )、( )。
6.《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 )等四个学习领域。
7.临沂市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的主要内容是切实落实( )、
( )和( )的三维教育目标。
8.临沂市小学课堂教学策略坚持“五个贯穿始终”构建简约、有效的教学程序,这五个贯穿始终分别是( )贯穿始终、( )贯穿始终、( )贯穿始终、( )贯穿始终、( )贯穿始终。
9.临沂市小学数学”探究式”四环节教学策略包括( )、( )、( )和( )。
10.随机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两次正面都朝上的概率是( )。
11.从一个正方形纸中剪出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 )。
12.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它们底面积的比是3︰5,圆柱的高是8厘米,圆锥的高是( )厘米。
1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5000000。两地间的距离是750千米,在地图上应画( )厘米,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的( )千米。
14.6公顷=( )平方千米;4.6=( )时( )分;
3005升=( )立方米。
15.8个同学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 )次手。
16.一排彩旗,每两面彩旗间的距离是10米,现在改为15米,如果起点的一面不动,至少间隔( )米又有一面彩旗可以不动。
17.
观察上面的图形的规律,第6个图有( )个圆圈,第10个图有( )个圆圈,第n个图中有( )个圆圈。
18.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米。
19.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搭这样的一个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 )个小立方块。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
1.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份数与应付的报款成正比例。 ( )
2.课程标准要求,关于乘法的教学,如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 ,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
3.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大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和小圆周长与直径的比是相等的。 ( )
4.甲数比乙数多,那么甲数是乙数的。 ( )
5.两个数互为倒数,它们的积一定是1。 ( )
6.把一个图按1︰3的比例缩小后,周长会缩小到原来的3倍,面积会缩小到原来的6倍。 (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 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 ②知识技能目标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
①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②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③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如果÷(A不等于0)的商大于,则A( )
①大于3 ②小于3 ③大于1
5.右边的第一个图形是通过( )变成第二个图形的。(1) (2)
①平移 ②旋转 ③轴对称
6.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 )。
①1︰2π ②1︰π ③2︰π
7.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为( )。
①长方体 ②圆锥体 ③圆柱体
8.一个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5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
①4厘米 ②8厘米 ③9厘米
9.拿20元钱买鸡蛋,买的数量和单价成( )。
①正比例 ②反比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