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威达镜头介绍
日本威达镜头介绍
威达镜头也叫维维塔,作为80年代胶片机上出色的镜头之一如今却慢慢消失在数码时代。但是最为副厂镜头出色的性价比还是让一些色友心动,前段时间在将军东进了一个28-105 的自动头,用在阿尔法300上最近对焦距离是1.5米,颇有些不便,而且还有紫边现象,不过出品人像比较柔!下面的文章是在无忌论坛找到的:
威达(Vivitar)公司是一家位于美国落杉矶的摄影器材企业,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该公司的“系列1”镜头(神镜一号)一度是35 MM单反相机配套镜头中的佼佼者。其实,您所不知道的是,威达公司并没有自己的镜头工厂,实际上,它只是出钱雇用了一批最好的镜头设计师依托美国强大的计算机处理能力设计出了著名的威达“神镜一号(系列1)各款镜头,其中一批性能价格比很高的镜头最终投产,而有些设计则永远地被束之高阁。据说,威达镜头的革新性设计都来自一些对成像质量要求十分苛刻的镜头设计大师,应该承认,其中一些镜头的成像质量甚至能与著名镜头生产企业相媲美,比如该系列的28-90变焦镜头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罗润富整理
设计工作完成之后,威达会向各独立镜头生产企业发出标书,各企业根据威达的技术规范进行投标。有趣的是,每个中标的独立镜头生产企业只能生产该型号镜头一年,到第二年,就会有另一家中标的公司接手生产同一型号的镜头。如果你不知道这一点,你根据镜头序列号分析镜头时就会如附雾中,不过事实上,很多镜头生产企业都曾经生产出过十分经典的威达“神镜一号”系列镜头。
可我们如何知道每款威达镜头的生产企业呢?美国一位著名的摄影器材史专家学者、多个摄影杂志的专栏作家斯蒂芬·甘地在悉心研究了数量众多的自1970年至1990年间威达“系列1”镜头并广泛走访了这一时期威达公司的雇员之后为我们初步解开了这个谜团:该系列镜头序号中的头两位数字批示的就是镜头制造商(但序号头一位是6和9例外);第三位数字指示的是制造年份,不过这肯定会让你感到糊涂,因为你如果不熟悉每个十年的流行风格和镜头制造式样的话,你是弄不明白仅仅用一个8字到底代表的是1978年还是1988年抑或是1998年的。对这个系列的镜头使用者而言,没有一点“猜”的功夫肯定不行。第四和第五位数字代表的是制造的星期数,从01到52(如13801XX即可能是施耐德公司生产的,后面的XX到底为几位数字,得视具体威达镜头而言。因编者手中无此镜头,故无法确定为几位数字,请谅解。编者)。
罗润富整理
下表为威达镜头转包合同制造商与镜头序号对应数字一览表
6 奥林巴斯
9 柯西那
13 施耐德光学
22 Kino
25 Ozone光学
28 Komine
32 玛珂那
33 Asanuma
37 图丽
42 Bauer
44 Perkin Elmer(美国公司)
47 企侬
51 东京贸易
56 Kyoe Schoji
75 Hoya光学
81 极线
作为一位摄影器材史方面的专家,斯蒂芬·甘地实事求是地表示,他的研究工作很大程度取决于同期威达公司雇员的回忆,难免不会出现偏差,因此他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表示不能百分之百地肯定,但他已经竭尽所能,所以他将这一成果公布出来,希望有识之士予以指正。
1938年两个德国人叫Ponder Best的,也许是犹太人,创建了Vivitar,它一直是一家美国公司。七、八十年代Vivitar镜头是由一批从Perkin Elmer(有做FTIR的可能会知道)公司跑出来的设计师设计,采用大型计算机优化结构(传闻如此),当时是很先进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生产过一批口碑很好的镜头。它的OEM厂中最被人提起的是Kiron,但Tokina也是一大加工厂,也有在韩国Samyang生产的。有一种说法是系列号21开头为日产,22为韩产。
Vivitar生产好镜头导致经营不善,多次易手,所以以上说法都是传闻,没有人知道真相。
著名镜头:
70-210/3.5:第一只有微距中长变焦67mm版1:2.2;62mm版Tokina制造1:4,最少见。
35-85/2.8:人为通过焦点漂移达到高相质。
24-48/3.8:
90-180/4.5:被称为制作最好的变焦(手感上的确比AIS好)。微距1:2,是真正微距变焦头,平像场,比AF 70-180早20年。同期Nikon生产80-200/4,Vivitar这只镜头远远领先各大巨头。工作距离0.7米。Vivitar还丧心病狂地为它设计过72mm环闪,没推出。它的大小份量和AF 70-180基本一样,但口径是72mm,也许是因为180端4.5的缘故。原配是含Series 1遮光罩的,光圈六片,少一点。对焦180度,变焦90度,非常平滑,即使在微距端也没有焦点漂移。固定后组,变焦不伸缩,可旋转三角架接环,多数成份是铜和钢。这个镜头是VMC镀膜,但有一片反光较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