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万载二中高二思想政治学科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卷.doc

万载二中高二思想政治学科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卷.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万载二中高二思想政治学科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卷

万载二中高二思想政治学科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卷 第工卷 (机读卷 共56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类认识的工具。回答1—3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A.包括了人类的全部智慧 B.能保证人们在实践中不犯错误 巳能帮助人们解决一切问题 D.对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因为它 A.对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观察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 B.是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C.和以往哲学的研究对象根本不同 D.彻底否定了一切旧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 在.这里所说的“客观实在”是指 A.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地存在着 C.客观存在的有形实体 D.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所认识的有形实体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诗词、名言、谚语充满着辩证唯物论的道理。回答4 4.古人云:“谬误出于口,则乱及万里之外。”这说明 A.意识具有反作用 B.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C.实践能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D.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5.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 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这段话告诉我们 A.上帝观念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B.宗教观念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 C.上帝观念是各不相同,千差万别的 D.不同的认识主体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6.“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形象说明 A.意识与物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B.发挥意识能动作用依赖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 C.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7.唐诗“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所反映的两种人对干旱天气的不同态度,说明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造成这种不同,主要是由于他们的 ①世界观、人生观不同 ②知识结构不同 ③阶级立场不同 ④文化修养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辩证唯物论在古今中外的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8-- 11题 8.鲁人身着织屦(用布或麻织成的鞋子),妻善织缟(白色的绢),而欲徒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光脚走路);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这则故事的本意 在于说明 A.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 B.有良好的愿望再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C.劝阻者目光短浅,不知道事物发展的方向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9.现实生活中,城市高楼林立,在这些房屋建设中,总是先有房子的设计图,然后造出 }子。这说明 A.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即决定作用 C.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有时物质决定意识,有时意识决定物质 10.据报道某县大搞形象工程,在4平方公里的地区建设多个广场,投资几千万元,所搞 的夜景工程、喷泉工程因为缺少电,根本不能使用,同时全县还有上万人生活十分困难。因此,有人称这种工程为“绿色鸦片”,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该县领导 A.没有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 B.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不懂得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D.坚持有时物质决定意识,有时意识决定物质 1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完全有了自主权,他们要根据土壤的 掌握规律并且能够自觉遵守规律,就可能取得成功,而违背规律就必然遭到失败。回答 12--15题。 12.对规律是客观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需要任何条件 ②它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必然的联系 ③它集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 ④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鸿雁出塞北,举止万余里。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这首诗说明 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B.一切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这两句话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