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经典理论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方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医经典理论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方法
陈洁
(浙江省桐乡市梧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4500)
【摘要】 中医经典理论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具有明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实际应用中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本文通过对中医经典理论的举例解读,对怎样更好地发挥中医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优势,怎样在日常的健康教育工作中灵活运用,以及对加强中医健康教育的培训教育上提出思考和见解,以希得到同行的共鸣和认同。
【关键词】 中医 理论 社区 健康教育 运用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087-02
引言:社区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其中,健康教育、预防和保健位列前三,和中医“上工治未病”的理念相吻合。在浩如烟海的古代中医典籍中,有许多的经典理论可以拿来作为今天我们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加以运用,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依然值得推崇。本文根据多年中医学习经验,将一些言语精深的中医养生预防的理论结合到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实际中,收效良好,试论之。
正文:中华医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重要保证,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理论体系,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依然值得推崇和弘扬。特别是其整体观念和预防为主的理念对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医经典理论举例
1.“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出于《黄帝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另外在《灵枢?逆顺》也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上工治未病”。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亦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理论。
“上工治未病”意思就是真正高明的医生治病是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重视疾病的预防,强调在疾病发生前采取积极措施。中医学在长期医学实践的积累过程中,对“治未病”逐步形成了样式多种、角度各异、简验便廉的干预手段。除此之外,更重视通过养性来调畅情志,规律而适度运动,辨体质施膳食,辅以针灸、沐足、按摩、导引等方法内外综合调整身心。
在日常的社区健康教育中,许多社区居民感觉身体不舒服,但又查不出病,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亚健康人群”,就很适合用“治未病”的理念去给他“治病”,培养其一种健康的生活、行为和工作方式,提高并维持一种高质量的健康生活状态。
2.《养生论》
《养生论》非严格意义上的中医典籍,然我认为是中医养生学的一篇不朽巨著。作者嵇康 ,“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诗人与音乐家,玄学家。
在《养生论》中,作者先以“神仙可以学得”为切入点,分析了养生和药物治疗的区别、修养性情的重要性、食物的相对性、善于养生和不善于养生的对比,层层推进,逻辑严密,论证了如何养生以获长寿。
如“夫为稼於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燋烂,必一溉者后枯。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说明保养的重要性。“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外内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说明生命之脆弱和损耗之多途等等。
养生论中的许多观点在日常的社区健康教育中很有实际指导意义,并且把情绪的调理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对许多老年病和慢性心理性疾病很是适用。
二、如何发挥中医经典理论的优势
相对于西医学对各项生理和病理的量化指标,中医理论更注重人的整体,突出情志的调摄。如对慢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我们一般只会关注低盐饮食,而中医理论则会兼顾宽心胸、调气血,采用闭目养神、呼吸吐纳、揉搓耳背、点按合谷三阴交等方法,这样的健康教育,社区居民不仅容易接受,容易坚持,而且颇具验效。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好利用好这些经典理论呢?
1.熟读掌握经典原文
中医经典理论原文大都坚涩难懂,需要我们健康教育工作者根据原文进行解释说明,并且尽可能的口语化,做到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因此,学习好、理解好这些中医理论是第一步,也是关键。
2. 掌握一些中医的基础知识
如果没有中医基础知识,如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经络、气血等,我们就无法明白这些中医理论的深刻含义,死记硬背出来的理论无法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必需自身有理解,才能融会贯通,说之有理。
3.掌握一些西医常见慢性病老年病的中医性质
这实际上是西医概念上的“病”和中医概念上的“证”的理解区分,很重要,对我们要求很高,需要我们通过“望闻问切”,在西医诊断的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铁路工务线路设备检查项目与常见病害解析.pdf VIP
- 中药二中成药“快速记忆”总结.docx VIP
- 2025年生物医药临床试验风险识别与质量控制优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实施指南《GB_T27785-2011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电子灭蚊蝇器》实施指南.docx VIP
- 新解读《GB_T 27785 - 2011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 电子灭蚊蝇器》.docx VIP
- 离任审计流程详解与核心工作底稿编制指南.docx VIP
- 美术高中绘画教材分析.doc VIP
- 遵义凤冈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2023.pdf VIP
- 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电子灭蚊蝇意见汇处理表.pdf VIP
- 高中生物实验研究型课程校本教材(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