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疗效观察
谭成波 柳椰 马旭 翟良全 杜明昌 杨政博 付恂 (沈阳市骨科医院 110044)
【摘要】 目的 观察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4月采用肘后正中切口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患者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33-67岁,平均40.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9例。骨折按AO标准分型:C2型10例,C3型12例。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X线片示骨折于术后8-16周愈合,平均12周。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骨化性肌炎、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 ,MEPS)为77~98分,平均92.5分;优15例,良5例,一般2例,优良率91%。结论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内固定坚强、可早期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090-01
近年来肱骨髁间骨折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由于肱骨远端形态极不规则,因此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治疗,要求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才能尽量减少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保证肘关节功能得以恢复。2010年10月-2013年4月,笔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患者22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5例,女7例,年龄33-67岁,平均40.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9例。左侧10例,右侧12例。骨折按AO标准分型:C2型10例,C3型12例。合并多发肋骨骨折1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入院后先予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消肿对症治疗,于入院后1-2周内手术,平均8.3天。麻醉采用全麻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健侧卧位,腋下垫枕,患肢上臂置于托架上,前臂悬空下垂。取肘后正中切口,长约12-15cm,于肱三头肌内侧缘的尺神经沟内充分游离尺神经直至支配尺侧腕屈肌的第一个运动支,予胶皮条牵引保护。分离肱三头肌内侧的间隙,向外牵开肱三头肌肌腱,显露肱骨内上髁,作为尺侧窗。分离肱三头肌外侧的间隙,向内侧牵开肱三头肌,显露肱骨外上髁,作为桡侧窗。远端切开关节囊,充分显露尺骨鹰嘴,依据骨折情况,在C臂机辅助下,先将髁间骨折复位,用松质骨全螺纹螺钉或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把C型骨折转化为A型骨折,于肱骨内外侧柱应用双钢板平行或垂直方向固定。检查复位满意,固定牢固后,大量盐水冲洗,放置引流管,尺神经前置于皮下,术后三角巾悬吊制动,指导患者行患肢功能锻炼。
1.3 术后处理
术后不用石膏外固定,48小时内拔除引流管,2周拆线,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术后1周左右开始循序渐进行肘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
1.4 功能评价
术后进行肘关节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 ,MEPS):ge;90分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可,<60分为差[1]。
2.结果
2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X线片示骨折于术后8-16周愈合,平均12周。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骨化性肌炎、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75deg;-145deg;,平均123deg;;前臂旋前55deg;-80deg;,平均73.3deg;;前臂旋后50deg;-75deg;,平均66.7deg;;MEPS评分为77-98分,平均92.5分;优15例,良5例,一般2例,优良率91%。
3.讨论
肘关节是上肢最重要的关节之一,有文献表明,肘关节的活动减少50%,整个上肢的功能将减少80%,因此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目标是给患者一个稳定、有力、无痛,且活动范围良好的肘关节,赋予上肢更好的功能[2]。肱骨髁间骨折常为粉碎性,折块小而多,移位明显,常累及关节面。非手术治疗不能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影响肘关节的活动,治疗效果明显较差。因此,对于肱骨髁间粉碎骨折,多主张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方式。近年来肱骨远端三柱理论的观点渐被大家所接受,肱骨远端不仅要恢复关节面的肱骨小头及滑车,还要恢复内外侧柱的完整和稳定性[3]。以往手术多使用克氏针、单钢板或者Y形钢板内固定,均无法获得足够的固定强度,不能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4]。采用双钢板平行或垂直方式固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