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国侨界“十杰”风采录.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侨界“十杰”风采录

全国侨界“十杰”风采录 全国侨界“十杰”风采录   【提要】近年来,在广大归侨侨眷中涌现出大批杰出人物。为弘扬其爱国奉献精神,中国侨联、国务院侨办决定:授予吴文俊等10人全国侨界“十杰”荣誉称号,授予王广基等20人全国侨界“十杰”提名奖,授予于敏等960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为此,本版今天特刊发全国侨界“十杰”的事迹。   吴文俊: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   吴文俊,1919年出生,法国归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全国政协常委,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项。   吴文俊长期从事数学前沿研究,涉及众多学术领域,他对数学中拓扑学的某些领域做出了奠基性贡献。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影响深远,享誉世界。他建立的“吴消元法”是求解代数方程组最完整的方法之一。   1949年,吴文俊在法国获博士学位。1951年8月,他谢绝了法国师友的挽留,怀着赤诚之心回到祖国。1956年他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分获第一届自然科学奖的最高奖。   “文革”期间,在艰苦的环境中,吴文俊开始花大力气对中国数学史的地位作正本清源的研究。他阐述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数学强国,西方数学史家将其排斥于“数学主流”之外是不公正的。因其在国内外大力推动,学界初步形成了复兴中国数学的新趋势。1983年,吴文俊当选为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有段时间,他到计算机工厂劳动,切身体会到计算机的巨大威力,开始开拓机械化数学的崭新领域。为了解决几何定理机器证明和数学机械化问题,年近花甲的他,从头学习计算机语言,亲自编制复杂程序,尝尽了在微机上操作的甘苦。他以惊人的勤奋、忘我的工作,攻克了难题。他所提的方法被国际上称为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1978年进一步发展对微分几何的定理的机械化证明,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   这些年,他组织完成了大量为国际瞩目的研究成果,学术活动也十分活跃。1991年,他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张玉卓:骨干企业的年轻高管   张玉卓,1962年出生,美国归侨,神华集团总经理,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1992年之前的10年间,张玉卓深入矿山,顶酷暑、冒严寒,潜心从事煤矿地表沉陷和控制研究,提出了煤矿地层模糊内时本构理论,为国际首创,同行们称他为“模糊王子”。他的理论先后在我国11个矿区推广应用,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取得直接经济效益逾亿元。   他是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博士后,先后赴英美从事科研与讲学。1995年南伊利大学向他提出要长期聘用,并许以研究室、科研启动资金等优越条件,当得知单位需要他时,他没有任何犹豫,毅然选择了回国。   以煤制油是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他担任煤科总院副院长、院长期间,组织专业人员提出了中国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雏形。2001年,张玉卓在神华集团开始主持煤制油示范工程建设,经过300个日夜的试验,完成了开发,之后又开展“煤炭直接液化关键技术”放大试验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担任神华集团总经理后,张玉卓全面参与确立并组织落实“科学发展,再造神华,五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发展战略目标。他领导了北京低碳能源研究所的组建工作,组织引进国际高端人才。近年来,领导神华集团与陕西省政府合作,推动陕北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他精通英语,熟悉国内外企业运作,积极推动神华集团与国际能源大企业的合作。出色的管理艺术,使他成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年轻高管。   为了祖国的强盛,张玉卓以他的赤子情怀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在矿山一线,煤矿工人亲切地称他为“矿工博士”;在煤炭科技界,他得到包括老一辈科技专家在内的同行们的尊重;在煤炭行业,他受到了同龄人的拥护和爱戴。   罗东元:知识工人创造“神话”   罗东元,1949年出生,侨眷,广东韶关钢铁集团主任工程师,全国人大代表,两届全国劳动模范,先后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中华技能大奖等奖项。   罗东元从事铁路电气设备维修工作30年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自1990年以来完成大小技术革新项目120多项。他自学成才,不仅自学了十几门专业技术理论,而且磨练出高超的检修技能。   罗东元完成的技术革新项目“铁路平交道口自动报警装置”、“铁路道岔全自动转换装置”获国家专利。2005年下半年开始,韶钢在300多个电气集中轨道区段逐步进行更新换代,实现轨道电路数字化,罗东元的多项技术发明,创造了铁路运输自动控制领域的“韶钢模式”,取消了按目前生产规模必须配置将近500人的主要工种——扳道工种。   在突击刻苦自学“铁路信号电气集中”专业理论和技能后,1991年他带领一批普通电工,成功地接管了现代化车站——韶钢工业站,近20年来排除各种故障,设备运转良好,创造了由一批普通电工接管现代化车站的神话。   从1992年起,他开始进行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