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铁气体灭火报警及控制系统设计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地铁气体灭火报警及控制系统设计
肖楠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 广东深圳 518055
摘要:探讨气体灭火系统应用于地铁中,在保护重要财物和设备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可以用于贵重物品的灭火保护,如计算机、档案、精密电子仪等不宜用水进行灭火的物品。本文并将从灭火气体的种类、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分类、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灭火系统的设计流程以及相关计算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最后将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和南京地铁1号线的实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气体灭火系统;灭火警报;灭火气体种类;系统设计及相关计算
引言
地铁作为作为一种快捷、安全、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目前,已经被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截止到目前为止,中国内地的地铁轨道已经超过44条运营路线,总里程超过一千公里,另外仍有将近两千公里的地铁轨道正在规划筹建中。其中,北京的10号线的地铁线路总长约24.55公里,一共设置了22座车站,跨越海淀、朝阳、丰台三个行政区,全部为地下线路;南京的1号线路设置了8个车站,并且都装有气体自动灭火系统。地铁一般都是建于地下,属于地下建筑,因此,其消防工作就更应该引起重视。
一、气体灭火报警系统及控制系统的组成
气体灭火系统具有不同的种类,按照结构差异,可以将气体灭火系统分为以下几类:无管网灭火系统、管网灭火系统和组合灭火系统、全淹没式系统和局部应用系统,目前使用最多就是管网灭火系统,其结构是由两部分组成,即管网系统和报警控制系统。每个保护区都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空间,并且都是由管网和报警系统组成,两系统又各自独立,每个独立的系统的功能包括对防火阀、电磁阀和警铃等设备的操纵和控制。管网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气体钢瓶、阀门、气体输送管道和喷头等。两个系统虽然相互独立,但是在工作运行时又相互协同,共同完成灭火任务。气体灭火系统的自动报警及控制装置的结构下图所示:
二、气体灭火系统中的气体分类及灭火原理
2.1灭火气体分类
气体灭火系统中使用气体的原则是不能危害臭氧层,比如卤代烷灭火剂1301和1211都会对臭氧层产生伤害,因此这两种灭火剂已经被淘汰。在选择气体时,要从绿色环保和高效的角度考虑。目前比较常用的灭火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氮气、惰性气体、七氟甲烷、三氟甲烷和惰性混合气体。
(1)三氟甲烷,又称为三氟甲,是一种无色无味,且不导电的卤代烷替代物。其灭火浓度不低于15.6%,不产生生理毒性的最高浓度为50%,产生生理毒性的的最低浓度为90%。
(2)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不导电,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具有清洁安全,电绝缘性优良和灭火效率高等特点,并且对臭氧层无破坏,残留于空气中的时间短。灭火浓度为7.5%-10%,产生生理毒性的最低浓度为10.5%,不产生生理毒性的最高浓度为9%。
(3)惰性混合气体,是由体积百分比为52%的氮气(N2)、40%的氩气(Ar)和8%的二氧化碳(CO2)混合配制而成。其产生生理毒性的最低的浓度为52%,不产生生理毒性的最高浓度为43%。但是使用这种气体灭火时,由于储存压力比较高,因此在设计管网系统时会增加复杂程度。
2.2灭火工作原理
气体灭火系统是通过降低燃烧物体周围的氧气浓度,进而抑制燃烧的继续进行,最终引起火焰窒息,而起到灭火的作用。气体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3种操作方式有三种:自动操作、手动操作和紧急机械手动操作。
2.2.1自动操作方式
控制系统处于自动工作状态时,将会通过火灾探测器对保护区域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有火灾发生,火灾探测器将发出信号,与此同时启动气体灭火系统开关。自动完成探测、报警、联动控制及灭火整个过程。自动系统的完成灭火的过程分为三步:
第一,防护区内的火灾探测器能够只能感应烟雾,并通过火灾探测器通知防护区内的人员撤离,同时向FAS提供火灾预报警信号。
第二,同一个防护区域内的气体灭火控制器,收到防护区内的火警报警器的报警信号时,将会启动防护区内外蜂鸣器和闪灯,同时发送给FAS火灾确认信号,并进入延时状态,延时状态将会持续30s左右。在这期间如果发现是系统发生错误操作,或者火情较小,使用提式灭火器即可将其扑灭,现场操作人员可以及时长时间持续按下防护区内外的紧急暂停开关,阻止系统释放药剂灭火,松开时开关可以开启灭火气体释放。
第三,延时30S结束后,气体灭火系统将启动气体释放,依次打开相关的选择阀、瓶头阀,灭火气体通过管道和喷嘴喷射到相应的防护区内。气体释放信号同时传入FAS系统,控制盘将会启动防护区外面的指示灯,指示灯警告区外人员禁止进入,直到系统确认火灾已经被扑灭。
2.2.2手动操作方式
手动操作方式是在电气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操作的,即是在发现火灾发生时,现场人员按下紧急启动按钮,灭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