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谈肝者, 罢极之本
也谈“肝者, 罢极之本”
姜青松 罗才贵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肝; 罢极之本; 生发之本;
作者简介:罗才贵, E-mail:caiguiluo@163.com
收稿日期:2017-04-01
Received: 2017-04-01
对于《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肝者, 罢极之本”的理解, 古今说法颇多, 众家各执一词, 笔者经过对古今各家解释的对比分析, 形成一点自己的看法, 报告如下。
1 历代各家注释及分析
唐代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对该文的解释是:“夫人之运动者, 皆筋力之所为也, 肝主筋, 其神魂, 故曰肝者罢极之本, 魂之居也。爪者筋之余, 故华在爪, 充在筋也。东方为发生之始, 故以生血气也。”[1]在王冰的解释中, 明确提出了“肝→筋→运动”的支配关系。清代姚止庵所著《素问经注节选》就直接承袭王冰的观点[2]。
元代滑寿《读素问钞》中则有:“肝主筋, 应乎木, 又肝者, 幹也。人之运动, 由乎筋力, 象木之动也, 动则多劳, 又肝者,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 故云。”[3]文中我们可以看出, 滑寿承袭了王冰的“肝→筋→运动”理论, 且又有发挥, 即“动则多劳”, 然而到此为止, 尚看不出两人对“罢极”的明确界定, 而只能从文意中进行体会。
明代马莳《素问注证发挥》中的解释为:“肝主筋, 故劳倦疲极以肝为本。”[4]可以看出, 马莳的解释在滑寿的“动则多劳”基础上更进一步, 直接将肝作为人体出现疲劳的根本;明代吴崑在《内经素问吴注》中便越走越远, 发挥为:“‘罢’, 音皮。动作劳甚, 谓之疲极, 肝主筋, 筋主连动, 故为罢极之本。”[5]至此完成了为后来很多医家所引的“动作劳甚疲极”说, 如明代张景岳《类经》、清代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解》、清代陈修园《灵素集注节要》、日本山田广业《素问次注集释》对此的解释基本是沿用了吴崑的说法。
今人李今庸则提出“罢极”的“罢”字应为“能”字, 而读为“耐”, 其“极”字则训为“疲困”, 所谓“能极”就是耐受疲劳, 因为人之运动在于筋力, 肝主筋, 而司人体运动, 故肝为“能极之本”。“后人不识‘能’读为‘耐’和‘能极’之义, 徒见古有‘罢极’之词, 遂于‘能’上妄加‘四’头, 而成‘罷’ (罢) , 今应改正”。[6]此说看似与前者有别, 因前者主“疲极”, 后者主“能极”, 意义相反, 然司之者皆在肝, 不能将二者区别理解为肝的功能正常会有“疲极”或“能极”之分, 不过是从其功能不正常和正常两方面有不同的说法, 岂能言肝的功能正常人会很疲惫呢?故笔者认为其仅仅是解释的角度不同, 一体两面而已, 所以可以认为该种解释本质上与吴崑之说无异。
与上述以吴崑为代表一派不同的又有两种观点:清代高士宗在《黄帝内经素问直解》中说:“肝者, 将军之官, 如熊罴之任劳, 故为罢极之本。”[7]这一种从肝主筋, 筋主动, 筋强有力故能如熊罴之任劳来解释, 虽后人认为他的解释是由文字的通假来说的, 但我们仍可以看出高士宗还是深受吴崑等以上诸家的影响, 是从有力的方面进一步发挥而成的, 其内在不无关联;更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记载有“张会韶曰:罢同罴, 《书》曰‘有熊罴之士, 不二心之臣’, 肝为将军之官, 故为罢极之本”。[8]这便由高士宗“熊罴”之说走得更远。还有一种解释是日本丹波元简《素问绍识》中的:“或曰罢极当作四极……即言四肢。肝其充在筋, 故云四极之本也。”[9]这种理解乍看起来与其他人大相径庭, 但细细琢磨不乏内在联系, 依笔者看来, 此言仍来自王冰的“肝→筋→运动”理论, 而四肢是运动功能表现最为明显的部分, 故有如此发挥, 虽然牵强了些, 但也有其中的道理。
2 笔者的分析结论及根据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勾勒出这么一个轮廓, 由王冰对此句的最初解释, 而后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各家在对“肝→筋→运动”理论的不同理解和阐发上产生了分歧, 分歧后或有再分歧者, 从而造成了莫衷一是的局面, 然而对于王冰的核心解释都是赞同的, 无论各人从字面表达上是否同意王冰的看法。
王冰的这个解释笔者认为是有道理的, 且“肝→筋→运动”这一主线索的明确至为可贵, 虽有后人说机体的运动也有肌肉的参与, 而肌肉为脾之所主, 所以脾也参与了四肢的运动, 但从先后顺序上, 一定是先有树干, 后有树枝, 而后才能有叶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瘦骨嶙峋的人, 肌肉很少, 但基本的运动功能是存在的, 反过来若要使人肢体功能丧失, 断其筋是最简单的方法, 所以在古代有断脚筋的酷刑, 而肌肉的损伤虽也影响功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