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萨克毡房及其文化内涵
哈萨克毡房及其文化内涵蒋新慧(西北民族学院预科部,甘肃兰州730030)[摘要]碧野在《天山景物记》中误将哈萨克毡房当作“蒙古包”,其实哈萨克毡房不同于蒙古包,同时它具有独特的民俗和精神文化的内涵。它融入了哈萨克人独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艺术气质、审美倾向、行为准则、宗教情怀等,反映了哈萨克人的社会组织制度和精神气质,它和哈萨克人的文化融为一体,构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景观。[关键词]误解;哈萨克毡房中的文化;文化中的哈萨克毡房[中图分类号K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40(2001)02-0063-07哈萨克毡房以其易于搭卸、携带方便、坚固耐用、居住舒适、防寒、防雨、防震的特点成为千百年来哈萨克牧民喜好的一种民居形式,而且沿用至今,成为哈萨克民族文化中独特、亮丽的一道景观。然而哈萨克毡房却常常被混同于蒙古包,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应有的张扬。就连我们著名的作家碧野先生在他的名篇《天山景物记》的《迷人的夏季牧场》中也写道“:只要你朝着有火光的地方走去,不论走进哪一家蒙古包,好客的哈萨克牧民都会像对待亲兄弟似的热情地接待你。”1这里碧野先生显然把哈萨克毡房混同于蒙古包了。从民俗学意义上说,哈萨克毡房并不等同于蒙古包。尽管它们都是帐篷类民居的特殊形式,在形状、结构、材料等方面有较多的相似性,但它们远非简单的物质民俗形式本身,更多地包含了特定的精神民俗的特征。哈萨克毡房是哈萨克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居住民俗,同时也是哈萨克族人民精心构思的第二自然,那是哈萨克精神文化的物质形式。哈萨克毡房也叫哈萨克包,它是哈萨克牧民的家,也是他们从事生产的场所。春天接羔时,毡房是护理羔犊的“医院”;夏季要酿制酸奶,提取奶油,制做各种奶制品,毡房又是牧民们生产乳制品的车间。特别是隆冬季节,外面天寒地冻,毡房里却温暖宜人,成了人畜抵御暴风雪袭击的“堡垒”。毡房也曾是孩子们上学的课堂和嘻笑游戏的场所。现在哈萨克牧民大都过上了定居生活,住上了土房、砖房、楼房,生产生活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哈萨克人依然珍爱这种古老的民居形式,以一定的形式把它保留在自己的生活里。比如在新疆天池等风景区,哈萨克毡房作为一道独特民俗景观被展示。而且每逢哈萨克人的节日纳吾鲁孜节(哈萨克人[收稿日期2000-12-06[作者简介]蒋新慧(1967-),女,江苏泰县人,西北民族学院预科部讲师,主要从事维汉语言文学研究。—63—的新年)、肉孜节(伊斯兰的开斋节)、古尔邦节(伊斯兰的宰牲节)等,哈萨克人都会在有条件的场合搭起毡房、载歌载舞,让歌声、笑声回荡在座座毡房内外。哈萨克毡房是哈萨克先民们对大自然天然选择的结果,大自然为这种选择提供了理想的天然大仓库。哈萨克草原上的芨芨草、柳条、兽皮、畜毛是大自然无私的馈赠,哈萨克先民凝聚起民族集体的意志、兴趣和情感,使人与大自然和谐地联结起来,对自然原料进行艺术加工、精心构思,他们的精神作用于自然物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哈萨克毡房这种民居。马林诺夫斯基在《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谈及人类衣食住行时说“:被人日常追逐的东西,促使全部落的趣味、情感、冲动等要素集中在上面而集品起来的每种这样的品类上面,都集中了一种具有社会性质的情操。”2哈萨克先民毡房的文化生成发展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哈萨克先民们为了在变幻莫测的草原中环境维持生存、使机体更加适应环境,集结群体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他们伟大的探索力和创造力建构了哈萨克毡房,它是世世代代哈萨克人的智慧结晶,也成为哈萨克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积淀,是哈萨克民族文化不可少的一部分。哈萨克族是我国历史最早有记载的少数民族之一,它的族源主要是古代的乌孙、康居、奄蔡等古代部落,先秦时主要分布在哈萨克草原上,后来由于迁徙、战争等因素,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等民族不断地融入了哈萨克民族之中,形成了今天拥有1000多万人口,地跨欧亚大陆的大民族,其人口比全世界的蒙古族多一倍。他们生活在从阿尔泰山、天山向西到里海之间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上,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也有少部分解放前从新疆迁徙来的哈萨克人居住。哈萨克先民和蒙古族先民生活的地域在古代曾接近、相同或先后有过交叉,我们不排除哈萨克毡房的形成和发展中和别的北方少数民族民居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融汇,然而这种文化的传播、采借、接触、互化、整合作用仍取决于哈萨克核心民族的思想情感、价值趋向、审美情趣、精神气质等内因。历史上也没有史实证明哈萨克毡房就来源于蒙古包,也没有把哈萨克毡房叫作蒙古包的记载。相反远在西汉时,远嫁乌孙王昆莫的刘建之女刘细君公主在她的诗《黄鹄歌》中曾这样描绘乌孙(今哈萨克族源中重要的一支)的生活: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3这里的“穹庐”就是指哈萨克毡房,说明远在2000多年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22.27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专项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docx VIP
- 元宵节英语介绍PPT.pptx VIP
- 云南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说明.pdf VIP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docx VIP
- 优衣库2025年供应链与消费者需求变化研究报告.docx
- 全过程工程咨询.pptx VIP
- 13J104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OCR).pdf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试卷 Unit 3单元测试卷.docx VIP
- Office高效办公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西安欧亚学院.docx VIP
- h5开发合同模板(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