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种陶瓷 课件 6.5 超导陶瓷(2009.11.13)
6.5 超导陶瓷 本章主要内容: 1 历史发展 2 超导体及其分类 3 超导体的性质和测试 4 超导陶瓷的制造工艺 5 超导陶瓷的应用 1. 历史发展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麦琳·翁纳斯(Kamerlingh·Onnes) 研究水银在低温下的电阻时,发现当温度降低至4.2K以下,水银的电阻突然消失,呈现超导状态。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十多种金属(如Nb、Tc、Pb、La、V等)都有这种现象。 1986年9月,IBM公司苏黎士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贝德尔茨(J.G.Bednorz)和米勒(K. A. Miller)成功地合成氧化物陶瓷超导体,临界温度一下突破30K,从而掀起了超导始上,也是物理学始上的发展浪潮。1987年10月,瑞士苏黎士研究所的这两位物理学家,由于在超导陶瓷材料研究中作出重大突破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7年2月,美国的朱经武、吴茂恩小组首先发现Y-Ba-Cu-O系统陶瓷超导体,Tc为98K。 1988年1月,日本的米塔(Maeda)小组发现Bi-Si-Ca-Cu-O系统陶瓷超导体, Tc达到110K。 1988年3月,美国的盛正直和荷曼(Herman)发现了Ti-Ba-Ca-Cu-O系统陶瓷超导体, Tc达125K。 由此可见,超导材料从发现至今的临界转变温度,两年内超导陶瓷的临界温度提高了近100K,为区别于低温的金属超导材料,这类陶瓷超导材料也被称为高温超导陶瓷。 铊系超导材料的临界转变温度已高于120K,而通常人造地球卫星所处的太空层的空间温度恰为100~120K左右,所以如果采用铊系材料做成超导器件就有可能在卫星上直接工作。 因此高温氧化物超导陶瓷的发现为超导材料的实用化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也为超导体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 2. 超导体及其分类 2.1 超导体 超导体,是指当某种物质冷却到低温时电阻突然变为零,同时物质内部失去磁通成为完全抗磁性的物质。物质由常态转变为超导态的温度称其为超导临界温度,用Tc表示。 判断材料是否具有超导性,有两个基本的特征:超导电性,指材料在低温下失去电阻的性质;完全抗磁性,指超导体处于外界磁场中,磁力无法穿透,超导体内的磁通为零。 2.2 超导体的分类 (1)从材料来分,可分为三大类,即元素超导体、合金或化合物超导体、氧化物超导体(即陶瓷超导体)。 (2)从低温处理方法来分,可分为液氦温区超导体(4.2K以下),液氢温区超导体(20K以下),液氮温区超导体(77K以下)和常温超导体。 3. 超导体的性质和测试 3.1 超导体的性质 超导材料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性质: 1)超导体的完全导电性。通常,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存在电阻,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而所谓超导体的完全导电性即在超导态下(在临界温度以下)电阻为零,电流通过超导体时没有能量的损耗。 2)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是指超导体处于外界磁场中,能排斥外界磁场的影响,即外加磁场全被排除在超导体之外,这种特性也称为迈斯纳效应。 3.2 超导体性能的测试 超导体的性能很多,但表征超导材料的基本参量有:临界温度TC 、临界磁场HC 、临界电流IC和磁化强度M。其中TC 、 HC是材料所固有的性能,由材料基体电子结构所决定,是组织结构不敏感的超导性能参量。而IC对组织结构极为敏感。 测量临界温度有不同的方法,主要有:1)电阻测量法。它是基于当样品进入超导态时,电阻变为零的一种测量方法。2)磁测量法。由常导态向超导态转变时,样品从顺磁性转变为抗磁性,磁化率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任何形态,任何状态下的样品的临界温度。 4. 超导陶瓷的制造工艺 超导陶瓷的制备与一般陶瓷制造工艺相似。如原料的制备与处理,成型和烧成等。在工艺上,预烧处理,成型方法以及烧结程度对超导陶瓷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以Y-Ba-Cu-O系超导体为例,烧结时若烧结温度过低,反应不完全;过高又会出现相分解。烧结时间也要合适,过长(如超过30小时)则出现宏观的相分凝现象,不同部位呈现不同颜色。例如,黑色区域是BaCuO2,灰黑色区域是Ba2YCu3O7-x,而绿色区域则是BaY2CuO5,只有Ba2YCu3O7-x才有高温超导性。 下面就Bi-Sr-Ca-Cu-O系统的高温超导陶瓷的制造工艺方法进行介绍: 采用Bi2O3、SrCO3、CaCO3和CuO作原料。按Bi:Sr:Ca:Cu=1:1:1:2的比例进行配料。加乙醇在球磨筒内进行湿磨混料,干燥后压成大块进行预合成。预合成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800℃/12小时下进行;第二次在820℃/12小时下进行。合成块料经粉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理化学(中国药科大学) 化学动力学1-4节.ppt
- 物理化学(中国药科大学) 化学动力学5-6,14节.ppt
- 物理化学(中国药科大学) 电化学8-9节.ppt
- 物理化学(中国药科大学)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7-6.ppt
- 物理化学(中国药科大学) 表面现象7-1-3.ppt
- 物理化学(中国药科大学) 电化学1-4节.ppt
- 物理化学(中国药科大学) 电化学5-10节.ppt
- 新药申报资料文件系列 原料来源、含量限度、外观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资料文件.doc
- 新药申报资料文件系列 质量标准草案.doc
- 新药申报资料文件系列 产品包装材料的选择依据和质量标准、辅料、原料来源及质量标准.pdf
- 特种陶瓷 课件 6.3 压电陶瓷(2009.11.13).ppt
- 特种陶瓷 课件 6.7 抗菌材料(2009.11.13).ppt
- 特种陶瓷 课件 5.4 碳化物陶瓷(2009.11.13).ppt
- 药物分析(湖南大学) 第08章 杂环类药物的分析.ppt
- 药物分析(湖南大学) 第10章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ppt
- 特种陶瓷 课件 5.2 氧化锆陶瓷(氧化锆增韧陶瓷)(2009.11.13).ppt
- 药物分析(湖南大学) 第06章 芳酸类药物的分析.ppt
- 药物分析(湖南大学) 第04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ppt
- 特种陶瓷 课件 3章 特种陶瓷烧结工艺(2009.11.13).ppt
- 有机波谱解析课件 紫外光谱.ppt
最近下载
- 【期中期未考试】 学年湖南省株洲市某校初一(下)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
- 法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docx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docx
- 2025上海闵行社区工作者招录(3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简明法语教程(第3版)上册孙辉课后习题答案.pdf
- 2025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do-254 机载电子设备硬件设计保证指南新.pdf
- 中国股权投资发展历程研究报告.pdf
-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管理规范》.pdf
- 2024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9 1高中联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技术(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