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复习六个月,考研406分.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六个月,考研406分

复习六个月,考研406分 1999年7月在家庭、工作情况极其突然的变化下,我才匆忙作出了考研的决定,着手准备复习。8月辞职回到家乡,华北中部的一坐小城,开始正式的考研复习。时间非常仓促。真正进入状态是9月份家乡当地的hbu大学开学后,我每天在hbu大学的自习教室中学习,效率挺高数倍。   根据本人实际情况,我将主要精力放在数学上,采取重点突破。   第一阶段,自学数学基础课程。   9月份前,将《经济数学》教材(仅包括高数、概率部分)通读了一遍。目的是尽可能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熟悉定理,做初级水平的课后单元练习题。- ――要想盖房子总得打地基吧!虽然时间紧张,地基无论如何是夯不实了,但无论质量多差,总是比建空中楼阁强点。   我用的是天津教育出版社的《经济数学基础》,鹿立江主编的,主要是为在职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编的,所以内容很简单,不少难点都删掉了,很适合我这样的初学者。还准备了人大版财经类本科生用的经济数学教材备用,有些知识点交叉起来看。   其实数学这两部分可以分为几大块,例如:高数部分有:求极限,求导数,求偏导数,求积分,求二重积分,应用三个中值定理(微分学中值定理、积分学中值定理、连续函数中值定理)做证明题,等等。概率分为:应用古典概率的几个公式(贝叶斯公式、全概率公式什么的),几个重要分布的应用,方差,数学期望,(大数定律已经多年未考)等等。这些知识点决不是孤立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后来的实战水平级别的习题中,要求各部分融会贯通,例如,二重积分基本就是以考察概率分布函数的形式出现在考研试题中的。   对于已经六、七年没碰过数学的我,从头开始学是很痛苦的,没有老师同学。7月份还在青岛一家航运公司里做值班调度员时,就在调度室的大桌子上,一边拿着v hf对着海上的船吆喝,一边零零碎碎费力地翻数学课本,还得编瞎话蒙混住领导狐疑的目光和询问。8月初辞职回老家,总算没有了干扰,静下心重点攻了一个月,9月初就基本完成了这个阶段。   现在再说线性代数。以前一点也没有接触过,建立不起来抽象概念,凭自己一个人实在是学不下去了,9月hbu大学开学后,请了数学系的一位老师,每周两个晚上,给我串讲,用的是人大版赵数原的线性代数教材。白天自己先把晚上要讲的内容自学一遍,用铅笔标出疑难(课本上经常是连篇累牍的铅笔划的大问号),晚上再请老师详细讲解。一个半月的时间也就完了。   这个阶段的习题演练,主要是做课本中的课后练习题。我认为高数和概率部分的习题,与后来的考研试题水平相差太大,做与不做关系不大。至于线性代数的课后练习题,也许是我的水平太差,我感觉对我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因为,线性代数在实战中也是侧重于考察基础计算能力的,――怎么求逆矩阵,怎么求齐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怎么求秩,线性相关线性无关概念的理解,求极大无关组,等等,这些基础运算绝对不能有任何疑点,这就要求把书上的最基础、最简单的课后动手题做熟练。我的线代老师反复告诫我,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线性代数部分考难题的情况并不多,所以复习一定要抓基础,把基础的东西弄清楚了,如果还有精力再去弄那些难题(线代如果考难题,对于一般考生,绝对是一抓一个准儿,――内容太抽象了)。   熟悉了基本理论和概念后,进入第二阶段,就是开始投入考研试题的研究阶段。呵呵,噩梦这才开始喽!   朋友们一致向我推荐陈文灯的复习教材,400多页,16开,象块砖头似的。从8月下旬,一直到转年考研结束,这本老朋友天天放在我的书包里,伴随着我的复习全过程,中间翻烂了两个书皮,书页都翻油腻了。我的数学复习基本上是以它为中心展开的,最后实战也证明,这本书帮了我的大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文灯的这本书,一是题量大,基本上覆盖了可能考察的全部题型(其实里面本身就有不少历年真题,当作例题出现)。二是难度大。有些题的难度是明显大于真题的,最起码是大于2 000年的真题水平。有的例题简直是匪夷所思,不知道是怎么琢磨出来的!但是这本书对于熟悉实战题型,开阔思路,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强化实际动手计算能力,查找自身在基本知识上的漏洞都有极大意义。最起码从心理角度说,也是一种鼓励,――连陈文灯这么难的题,咱哥们都一页一页啃下来了(天才知道是怎么连滚带爬地啃过来的),还能再碰上什么样的难题!还有什么可怕的?俗话说,死猪不怕开水烫,话糙理不糙。   我的时间太仓促,刚开始时又是单枪匹马,无人协同解题开拓思路,所以我读第一遍时,采用了跃题战术。就是做一道题,跳过紧接着的一道,再做下一道。一句话,只做题号是奇数(或偶数)的题。这样,既大体了解了每章内容,又节省了一半时间。每章课后习题也是同样。时间紧凑的同道们不妨一试。   我是10月下旬看完第一遍的。这时再从开头逐题详读,仔仔细细读第二遍。有了第一遍的收获,这次速度自然加快,又巩固了上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