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谈散文的阅读和欣赏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也谈散文的阅读和欣赏
李大维 山东省临沭县玉山镇中学 276700
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文体,散文的阅读和欣赏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学生在阅读、欣赏散文时难度颇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能抓住散文的特点、规律,没有把握阅读和鉴赏散文的方法。
那么,究竟应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特点和规律呢?
一、把握“题眼”,纲举目张
多数散文都有想象丰富、意境深邃的“文眼”。抓住了“题眼”,便抓住了散文布局谋篇的焦点,抓住了文中最精彩的片段或传神的语句。因为它在结构上制约全篇,它在内容上画龙点睛,因此抓住“题眼”,将会起到纲举目张的良好效果。
1.寻找捷径,注意位置。
“题眼”有的在开头。朱自清《荷塘月色》一开头便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接着以小路的“静”,独行的“静”,景色的“静”,月色的“静”反衬自己的“颇不宁静”。因此,“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全文之“眼”。
有的在结尾。如杨朔的《香山红叶》,续尾处写道:“我却摘到一片更可贵的红叶,藏到我心里去;这不是一般的红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的可爱。”其中“可贵的红叶”、“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就是全篇的“眼”。
有的文眼体现在标题中,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一词就是“题眼”。
2.依据线索,顺藤摸瓜。
有些散文的“题眼”来自作者的构思线索贯穿全文。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从一株普通的白杨树展开议论。文章以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为线索,赞扬了广大抗日军民的革命精神。
又如《风景谈》一文,作者在描述了第一幅剪影“沙漠驼铃”之后写道:“这里是大自然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lsquo;风景rsquo;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里作者把自然环境、加上人的活动作为风景,成为本篇的“文题眼”。
3.领悟真谛,发现“闪光”句。
有些写散文表达了作者体验生活的情趣,并折射出富有哲理的光辉。从而形成令人深思、给人教益的“闪光”句。
如朱自清的《春》先表达了盼望春天的真诚与欣喜之情,然后对春天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绘,极尽展示春天的蓬勃生机和无限创造力。最后写春天给人们带来的青春和活力,水到渠成地引出“一年之计在于春”,成为本文的“眼”。由此使文章思想内容深刻起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二、诵读全篇,在语感中品昧语言
语感即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属于直觉思维是不经过分析程序,直接得出某种判断的心理过程。因此叶圣陶先生要求阅读时应当“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而散文是“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而写成的。(杨朔)因此在引导学生诵读散文,品位语言时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体悟其中所表达的情愫。
即通过吟咏、咀嚼,捕捉其中细腻的情趣,丰富的情感,并产生共鸣。
如杨朔的《荔枝蜜》:“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的分秧插秧……。”只看此句,似乎并没有惊人之处,如果联系全文思考就不难发现,其中流露着作者的热爱劳动,赞美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因此说是作者情愫的外化,是文章底蕴所在。
2.品味散文精妙的构思。
散文的材料零乱,却有贯穿它的线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零散见核心。即从看似“散漫不羁”的材料中捕捉作者的倾向性,对于其精妙的构思能心领神会。
如游记性散文往往看游踪为序,移步换景,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描写对象。像《雨中登泰山》、《天山景物记》。而有的散文则以贯穿始终的情为线索。如《纪念刘和珍君》以那种极度悲愤沉郁的激情为线索。
3.揣摩散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优秀散文的语言是准确、鲜明、生动的。掌握了揣摩语言的方法,对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锤炼语言能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阅读的时候“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上去。”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时,紧紧抓住描写景物的词、句子与语段,即从色彩、形态、语调、手法、风格诸方面去领会和玩味,又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去联想和想象,由此对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才能做出较恰当的分析。
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对月光的描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这里连用三个比喻句,传神志写出了月光的清澈、柔和、素淡,体现了一种静谧和安宁之美:加之词语选用的准确如“流水”、“泻”、“浮”、“青纱”,到句式搭配的和谐,堪称语言锤炼的楷模。只有把此与作者的心境及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联想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