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科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儿科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庞秀丽 韩伟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心医院 110031)
【摘要】目的 分析儿科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方法 按年龄段分别评估患儿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 患儿的治愈率提高,得到患儿和家长的满意。
【关键词】 儿科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248-02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已被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住院患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特点、对医院环境的陌生、往往不能配合治疗护理从而影响了治疗。心理护理是现代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重点就是以患儿为中心,抓住其心理进行全面护理,以满足患儿的生理、心理需求。患儿心理护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体护理的开展。
一、 儿科护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护士的心理素质:护士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对患儿的护理工作,一味地采用粗暴、强制、打骂、恐 吓的方法 ,压制小儿接受治疗。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促成了治疗行为,但实际上却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反而更造成了对小儿的心理伤害。因此小儿虽较成人少情欲之伤,但情志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汪廷珍《解儿难》指出“小儿但无色欲耳,喜怒悲恐,较之成人,更专且笃,亦不可不察也。”护士的素质主要表现为语言、行为、神态方面、语言要亲切,良好的语言可以使患儿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的行为、神态对患儿有直接的影响,护士时时刻刻开朗乐观,行为敏捷、大方、果断、举止端庄 ,都能给患儿以心理上的安慰,并以此去感染患儿。
二、家长的心理对患儿有很大的心理传递作用
患儿家长处于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为孩子患病着急,想为孩子早日解除痛苦,另一方面又害怕治疗给孩子造成痛苦,易表现为情绪急燥、对护理人员有过高要求。
对此,我们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护理操作动作要轻柔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对家长说明时要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家长看到治愈的希望,愈后差的,要用婉转的语言,安慰家长,给予心理支持,使家长能够正确面对疾病在感情上产生依赖感,更加配合护理治疗工作。
三、根据儿童心理发育分期特点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
1. 婴儿期 (0~1岁)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此期容易对环境和陌生人产生不信任感,但当其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婴儿的感受是愉快和良好的。护理此期小儿应注意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要,密切观察婴儿的饮食、大小便及衣着冷暖,经常拥抱、触摸患儿,建立与患儿之间的亲密感。这个时期的患儿对外界事物处于感知阶段,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因此儿科护士应记住患儿的乳名,多用玩具逗引患儿,多抱患儿,增强患儿对我们的认识,同时指导患儿的父母做一些简单的护理工作如:喂药、洗澡、晨间护理、温水浴等,在护理工作过程中亲切交谈,建立良好的护儿关系。此期婴儿的心理反应虽然小, 但非常需要母亲的爱抚,护士应经常对他们轻拍,抚摸,搂抱及逗笑,即能调节患儿大脑的兴奋过程,又能产生一种在母亲怀中的安全感。
2.幼儿期(1~3岁 )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幼儿期的患儿已能用语言同护理人员和小病友交流 ,但其语言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很多护理人员听不懂的话语常常因为被误解而感到苦恼。一些病程长的患儿对护 理人员特别敏感并大哭大闹,甚至用嘴咬、辱骂护理人员,所以护理人员应面带微笑的迎接患儿,并亲呢地叫患儿的名字,和他们进行身体的接触,给患儿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还应根据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耐心的讲解 、在治疗以外的时间里增加与患儿的接触次数,消除其抵触心理,还应提醒父母不能因病而娇惯孩子,可降低对孩子的教育性,但不能放弃,这样才不会因住院而影响孩子正常的身心发展。此期患儿处于感知动作思维阶段,能做简单的游戏,说话不完整,句型简单,此期可以和患儿做游戏,讲童话故事,每次诊治过程中多和患儿说话,解除其紧张心理,使治疗护理工作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
3.学龄前期(3—6、7岁)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此期患儿思维发展已相当完整,模拟能力强,有荣誉感和自尊心,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表达的愿望,心理护理就成为儿科护士临床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此期儿童心理过程易受他人影响,可以在治疗中安排那些合作的患儿先做治疗,树立榜样,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患儿讲发病的原因,用药原理及出院后???样预防,每次治疗过程中和患儿交流,以分散注意力。
4.学龄儿童(7—l3岁)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此期患儿已进入学习阶段,控制、理解、分析能力增强,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