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变态与健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变态与健康

其他人格障碍 (一)焦虑型人格障碍 ??????? 又称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自幼懦弱胆小,容易惊怒;有持续和广泛的紧张、忧虑感觉;敏感羞涩,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偏偏不安;有自卑感,不断追求受人欢迎和被人接受,对排斥和批评过分敏感;日常生活中惯于夸大潜在的危险,以回避某些活动;个人交往十分有限,与他人建立关系缺乏勇气。 (二)依赖型人格障碍 ??????? 又称屠弱型人格障碍,患者缺乏独立性;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怕被人遗弃;将自己的需求依附别人,过分顺从别人意志;要求和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当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终结时有被毁灭的体验;有一种将责任推给他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 (三)不成熟型人格障碍 ??????? 患者自幼受家人宠爱,情绪幼稚,依赖性极强;以自我为中心,要父母顺从自己,稍不如意就激动暴怒;缺乏道德感和义务感,对别人缺乏同情心,不遵守社会公德,甚至胡作非为,不讲道理;不善于与人相处,不珍惜友谊,自我欣赏,自以为是,昕不得批评;适应能力差,习惯别人照顾,遭受挫折后易自暴自弃,轻率自杀,残忍伤害他人。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05/08 谢 谢! 心理变态与健康 陕西师范大学公共选修课程 人格障碍 一 人格障碍与诊断标准 二 人格障碍的成因与分类 三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四 偏执型人格障碍 五 分裂样人格障碍 六 冲动型人格障碍 七 表演型人格障碍 八 强迫型人格障碍 九 其他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是一组以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为主的障碍,患者形成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或者患者感到痛苦,障碍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时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生。 人格障碍和神经症在早期很难鉴别,有些患者从社会角度看是病态人格,而从临床角度看是神经症。有人认为人格障碍从小就有,没有神经症的典型病程,疗效差,患者本人不感痛苦,也不主动求医,而神经症则否。 ??????? 人格障碍与精神病也难区分,有人认为,病态人格不是真正的精神病,因为它缺乏病因、发病日期、病程和转归这些典型的疾病单元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病态人格和正常人格很难划一条明确分界线,因此难以归为精神病类。人格障碍和精神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元神经形态改变,只是功能变化,患者无意识障碍和认知缺陷,能处理日常生活,病态人格相对稳定,而精神病则否。 ??????? 人格障碍患者多有道德伦理观念沦丧或违法犯罪倾向,尽管两者表现相似,但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违法犯罪有预谋,有明确动机,手法隐蔽,而人格障碍导致的犯罪无预谋和动机,手法不隐蔽。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CCMD一2R)提出了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简述如下: (一)症状标准至少符合下述三项 1.患者有特殊的行为模式,表现在情感、警觉性、感知和思维方式上,有明显与众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2.特殊行为模式是长期、持续性的,不限于精神疾病发作期。 3.这种特殊行为模式使得患者社交适应不良。 (二)严重程度标准需符合下述两项之一 1.患者社交或职业功能明显受损。 2.患者主观上感到痛苦。 (三)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现年18岁以上。 (四)排除标准 人格障碍不是躯体疾病、精神疾病或精神剌激因素所引起。 人格障碍的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WHO,1986)在国际疾病分类(ICD一10)中曾提出10类人格障碍,我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CCMD一2R)中的人格障碍类别除了未列入焦虑型和依赖型人格障碍外,其余类型与WHO基本一致,主要分为下述几类: 1.偏执型人格障碍; 2.分裂样人格障碍;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冲动型人格障碍; 5.表演型人格障碍; 6.强迫型人格障碍; 7.其他人格障碍; 8.未特定的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