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外感热病新进展
祝氏“五段”之说,其立论注重体质内因,强调因人而异,抑亢扶怯,使之符合机体自然疗能,提高其自身免疫能力,其治则首重阳气抗邪作用。 姜春华截断扭转理论 姜春华 姜氏·毒邪致病理论 病由毒生 外来之毒 内生之毒 代谢障碍 代谢废物 生理性物质改变位置 病原微生物 六淫外邪 大气污染 化肥农药等 早用苦寒攻下 重用清热解毒 及时凉血化瘀 对于温病必须抓住早期治疗,不必因循等待,必要时可以早期截断卫→气→营→血的传变。 现代黄星垣教授等提出“邪毒致热说”:认为温病(含温疫)毒寓于邪,毒随邪入,热由毒生,毒不去则热不除,变必生。治须紧紧抓住解毒一环,并贯彻于治疗的全过程。 * 为治疗急性热病要重用清热解毒,早用苦寒攻下,及时凉血化瘀,经临床实践证明可以提高疗效,扭转病势,阻挡病邪深入,是治疗理论的重大突破。 治急性病贵在早期截断。强调截病于初,采用“迎而击之”之法,一方面可以控制病邪蔓延深入,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正气的过度损耗。若因循失治,则病邪步步深入,进逼五脏而致病情恶化。 热瘀证诊疗理论 瘀血是温病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病理变化,一般以热毒与瘀血结合形式存在,形成热瘀证。随着对温病营血分病理实质研究的深入,对温病热瘀证的形成、表现、实质和治法原理的认识取得了一定进步,提高了温病的证治水平。 清气化瘀法、凉营化瘀法、凉血散血法、清气凉血化瘀法、通下化瘀法、养阴化瘀、益气化瘀法、清心开窍化瘀法、凉肝息风化瘀法、化痰破滞通瘀法等化瘀十法。 急性外感热病治疗中益气法的应用 气是机体实施防御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起到护卫肌表、防邪入侵或与邪抗争的重要作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已指出疾病的发生有内因、外因。正气盛衰是内因,邪气强弱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是疾病形成的根本规律。 吴又可《瘟疫论》重视泻下法的使用 “盖不知黄连苦而性滞,寒而气燥,与大黄均为寒药,大黄走而不守,黄连守而不走,一燥一润,一通一塞,相去甚远。且疫邪首尾以通行为治,若用黄连,反招闭塞之害,邪毒何由以泻?病根何由以拔?既不知病原,焉能以愈疾耶。” 叶天士:重视下法在温热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 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治温病,既重视上焦郁热的宣散,也十分推崇张仲景的三承气汤,并将其进一步发展为增液承气、宣白承气、牛黄承气等有效方剂,使泻下在清解体内郁热过程之中的作用更为完善。 4 预防与调理 强调未病先防,调养正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评热病论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调理方面,指出合理的饮食有助于调理及复发的治疗,如《素问·热论篇》:“??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 第二部分 中医外感热病理论的当代发展 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人类的疾病谱也随之不断变化,新疫苗的开发研制使人类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但是,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发展,引发了新型传染病的出现。如2003年春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疫病范畴,其给中医热病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本体治疗 截断扭转理论 热瘀证诊疗理论 益气法的应用 温凉并用解表法 祝味菊五段论 三期二十一候温热病辨证法 三维立体辩证法 以八纲为主体的统一方案 五期辨证法 以正邪为纲统一外感热病辨证 有机之邪和无机之邪 伏气学说 毒邪致病理论 体质因素及”从化”问题 外感病的内伤基础 诊断和辨证方法的研究 病因病机的创新 治疗理论的研究进展 建国后,随着中医事业的繁荣,中医外感热病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 * 中医外感热病理论进展 一 热病病因病机的创新 新病因病机学说的建立是不断丰富辨证论治方法的基础。在传统的六淫七情致病因素基础上,阐发新的病因病机,可以促进医学的不断发展。 1 毒邪致病理论 姜良铎认为,凡是对机体有不利影响的因素,无论这种因素来源于外界或体内统称为毒。以人体为界,来源于身体之外的有害于身体健康的物质,归于外来之毒范畴。如外感六淫之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大气污染,农药、化肥对食品的污染,均为外来之毒。来源于体内的有害健康的物质归于内生之毒的范畴。 内生之毒来源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指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由于其在生命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因此是内生之毒的主要来源,也是机体排毒系统功能紊乱时存留体内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