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HIV( 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疾病、HIV( 3)

精神疾病、HIV/AIDS和糖尿病 ;在欧美人群已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比普通人群有更大风险罹患代谢综合征。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3倍,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的共病躯体疾病,导致其较高的死亡风险 .;代谢综合征,也被称为“x综合征”或胰岛素抵抗症状,患者表现为体重增加(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糖代谢调节异常)、高血压和脂代谢异常等,可使II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明显增高。 ;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并成为精神分裂症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 上海市普通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l7.14%。 上海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 35.5%。 女性患者的患病率高于男性。 ;抗精神病药物的影响 ;对血糖的影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糖尿病可能与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受损,中枢神经受体(如DA2,5-HT1A、2C,2A,H1),体重增加,遗传,心理应激等因素有关,但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证实。 ;胰岛素抵抗: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是糖耐量受损尤其是糖尿病的特征性表现。研究发现,接受某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且认为此效应独立于肥胖状况之外。 ;对血糖的影响的机制 ;抗精神病药致血糖异常的其他假说 ;药物引起的过度镇静使患者运动减少,降低组织氧化代谢率,升高血糖激素分泌增加,促进游离脂肪酸(FFA)从脂肪组织释放等。FFA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影响胰岛素分泌并引起胰岛素抵抗。 ;组织胺(H)受体(尤其是H受体)也受到了关注。抗精神病药可阻断H受体致食欲增加,其镇静作用引起患者活动减少而致体重增加,而体重增加与血糖升高有关联。 ;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血糖异常往往与体重增加同时出现。腹型肥胖尤其是腹内脂肪的沉积者,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并引起高血糖症。 ;脂沉积影响血糖调节的机制可能包括: (1)腹部脂肪沉积降低了肌肉及其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2)腹部脂肪较其他部位皮下脂肪有更丰富的血供和神经分布,其脂解速度较快,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肝糖原异生增加,并使肝清除胰岛素能力下降,造成高胰岛素血症。 ;对体重的影响 ;(1)增加食欲。Kroeze等发现Hla一1A,5-HT2c,5-HT6受体与抗精神病药的亲和力均与体重增加明显相关。目前认为食欲增加可能是药物通过激动/拮抗相应受体引起,还可能与脑阿片系统和某些肽类物质有关。 ;(2)减少能量消耗。抗精神病药的镇静作用可能减少运动。 ;(3)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功能失调。激活后导致皮质醇分泌增多,促进脂肪形成,导致体重增加。研究表明长期接受高剂量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促皮质’肾上腺激素(ACTH)明显增加。 ;(4)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功能失凋:抗精神病药治疗多伴有高催乳素血症。可能引起食欲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变,影口向性腺及肾上腺类固醇激素分泌失调而致肥胖。 ;(5)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IR)。 ;(6)细胞因子的作用,如瘦素,这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激素,可抑制食欲,增加能量代谢,控制肥胖。瘦素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胰岛素的转运,分解脂肪,激活蛋白激酶A导致胰岛素抵抗。某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胰岛素升高可能是继发于瘦素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另一种细胞因子是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rrNFR),TNF可能对药物性肥胖具有预测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一定生理范围内TNFa的升高促进合成代谢,引起体重增加。但超出此范围则反而增强分解代谢而导致体重减轻。 ;(7)遗传基因缺陷:研究发现5一HT2C。C基因多态性和抗精神病药源性肥胖相关,而编码多巴胺D2受体的基因变异可影响多种抗精神病药的临床效应,可能是由于该变异影响了D2受体mRNA的稳定和翻译过程。Wang等对肾上腺索能受体a~2a一1291CG基因多态性与氯氮平引起的体重增加的相关性的研究显示GG基因型比CC基因型更易引起体重增加,证实了遗传因素和抗精神病药源性体重增加相关。 ;对血脂的影响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及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建议: ;国内部分研究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措施防治 ;(3)合理用药,一线药物应考虑选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当患者存在高血糖、糖耐量异常、年老、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或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时应慎用氯氮平。 (4)生活方式: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情绪,坚持运动可消耗体内存储的多余脂肪,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5)膳食调节: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多食用蔬菜及离纤维谷物。 (6)早期监测:对有患病风险的患者早期监测血糖、血脂水平,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7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