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常见误区
糖尿病饮食误区之一 细粮含糖高而粗粮低 面粉、 大米、 玉米、 小米含糖量分别 75%, 74%, 74% 和 76% 1.粗粮含植物纤维丰富 2.植物纤维丰富可抑制肠道葡萄糖的吸收 进食100克馒头90%变成血糖,同量窝头仅80% 只吃糖尿病食品 糖尿病饮食误区之二 饮食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总热量和均衡饮食,而并不在于专门吃所谓的“糖尿病食品”。其实糖尿病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与普通食物没有什么不同。病人如果不注意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而认为只要吃“糖尿病食品”血糖就没有问题,而不控制总热量和保持均衡饮食,这是很危险的。 糖尿病饮食误区之三 饮食控制已非常严格,吃点零食充饥没有关系 有的人三餐控制比较理想,但由于饥饿或其他原因养成吃零食的习惯。但又不敢吃饼干、水果。认为花生、瓜子等食品不含糖,吃点没关系。 瓜子花生含糖低,但含脂肪高 100克花生所含的热量=200克馒头 脂肪在体内可变成糖 吃30粒花生米炒菜不放油 糖尿病饮食误区之四 甜食、水果含糖高,从此不再问津。 糖尿病应忌含蔗糖、葡萄糖的食物 蛋白糖、阿斯巴甜、木糖醇、糖精适合于糖尿病 水果的甜度由果糖来决定,而果糖代谢不依赖胰岛素 餐后血糖10mmol/L,可加水果 甜味剂 热量型(营养型) 食用需记入总热量 醇糖:山梨醇、木糖醇(热量不少于葡萄糖,摄入后血糖上升缓慢) 果糖:水果、蜂蜜 无热型(非营养型) 甜叶菊甙:甜度为蔗糖300倍且热量低 阿斯巴甜:非糖天然甜味剂 4kcal/g 甜度为蔗糖的200倍 糖精 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的几个 误区 流行病学研究: 目前全球约有一亿四千万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三亿人。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 1979年成人患病率不足1% 1994~1995年上升为2.5% 1996年升至3.21%。我国目前约有糖尿病患者三千万人。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教育现状非常落后,有许多患者在得了糖尿病许多年之后,仍然不知怎样检查、怎样正确处理自己的糖尿病。另外,目前社会上仍经常可以见到各种欺骗性宣传,常常使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误入歧途。下面就几个最常见而且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做简单阐述。 重空腹血糖轻餐后血糖 糖尿病诊断误区之一 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 空腹血糖只能代表夜间至次日早餐前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情况。多年来的糖尿病防治经验告诉我们,尽管空腹血糖控制良好,如果餐后血糖长期不能处于正常范围,则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肾脏病、视网膜、神经病变)等还是难以幸免。餐后高血糖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地位。 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 1. 以FBG≥7.0mmol/l, 糖尿病患病率为3.16% 以2hPBG≥11.1mmol/l, 则糖尿病患病率为16.28% 仅测空腹血糖会漏诊大多老年糖尿病 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 二、餐后高血糖的危害性最大,引起的不良后果最严重,为糖尿病并发症主要的危险因子。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餐后高血糖对于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糖尿病人如只控制空腹血糖,而餐后高血糖控制不良,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增高。 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 三、医治糖尿病,以控制餐后高血糖作为目标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多年来医治糖尿病都是以控制空腹血糖作为治疗目标,这样可取得一定的效果。近年来有研究开始以控制餐后血糖作为治疗的目标。和以控制空腹血糖作为治疗目标的病人相比较,以控制餐后血糖目标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得列为显著一些,临床上的效益也更明显一些。怀孕期糖尿病病人是以控制餐后血糖为治疗目标的。 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 因此,在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之后,不仅需要经常性地检查空腹血糖和尿糖,更应不怕麻烦地监测餐后血糖。而不能片面地只重视空腹血糖,也不能片面地认为空腹血糖控制好了就行了。 糖尿病诊断误区之二 重血糖轻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仅能反应10-15分钟内的变化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应3个月的血糖总体水平,而且主要反应餐后血糖水平 糖尿病诊断误区之三 重血糖轻其他必要检查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而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多病因性的代谢性疾病。 长期发展可产生严重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导致多种器官特别是眼、肾、神经、心脏和血管出现功能异常甚至衰竭。 每3个月查1次尿微量白蛋白 每半年查1次眼底 每半年查1次血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