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吸痰的临床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密闭式吸痰的临床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密闭式吸痰的临床应用 邱珍 胡杨 胥茜 刘泽芳 简玲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 621000)   【关键词】 密闭式吸痰 应用 吸痰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384-02   在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气道管理是降低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肺泡适当通气,氧合作用及气体交换功能的关键,而吸痰是气道管理中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措施。常规吸痰方式为开放式,近年发展了密闭式吸痰,其优越性愈发受到重视。现将2012年09月至2013年09月我院对132例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操作的措施和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2例,男74例,女58例,17-94岁,平均54.7岁。其中肺部感染46例,呼吸衰竭24例,颅脑疾病术后31例,脑出血17例,有机磷中毒3例,冠心病6例,其他5例。   2 操作方法   密闭式吸痰管头端一端接气管插管或切导管,一端接呼吸机管路,尾端连接吸引器,吸痰前检查并调节合适的吸引负压,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吸痰管申至所需深度,按下控制钮形成负压抽吸系统开始吸痰。   3 临床管理   3.1 吸痰护理选择型号适宜的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前检查并调节合适的吸引负压并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吸痰时动作轻柔,根据患者的病情,痰液的颜色,量,性状以及心率,呼吸,SPO2等情况。控制好吸痰次数和吸痰时间,尽量避免每次长时间多次反复上下提插吸痰管造成气道粘膜损伤,吸痰前后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适当加大氧流量或给予纯氧吸入,吸痰管退出时要保持持续负压的情况下边旋转吸引[1];加强气道湿化,密切观察气道压力变化和痰液的颜色,量,性状,根据患者需要吸痰;密闭式吸痰管定期更换,如有特殊情况如破损、漏气、污染等应立即更换;使用的湿化液标明使用时间,定期更换;吸痰后及时清洗。   3.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评价吸痰效果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智,心率心律,呼吸,SPO2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评估患者吸出痰液的颜色,量,性状以及吸痰可能引起的临床症状[2]。   4 临床应用的优越性   4.1 降低对患者治疗条件的干扰,保证患者病情稳定。在常规吸痰方式开放式吸痰过程中需要暂时脱开呼吸机和患者间的管道连接,中断机械通气,使肺容量下降,肺泡萎陷,造成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或加重低氧血症,甚至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心脏猝死等并发症。而密闭式吸痰不需要脱开呼吸机和患者间的管道连接,吸痰过程中可以保持持续通气和氧气吸入浓度,维持PEEP,最大限度减少气道内压力的变化,相对减少肺容量下降,通过保持一定的肺功能残气量,避免或减少肺泡萎陷,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气体交换受损[3]。密闭式吸痰能维持较好的氧合状态,改善心肌缺氧所引起的反射心率加快和血压增高,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减少脱离呼吸机所引起的并发症,保证患者病情稳定。   4.2 操作简便,满足患者需要密闭式吸痰管有塑胶保护膜保护且直接安装在呼吸机管道通路上,需要吸痰时可随时进行,可与翻身拍背同时进行,效果显著,节省护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4]。   5 存在问题   密闭式吸痰临床应用上比开放式吸痰有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吸痰时仍可造成PO2,SaO2下降,造成机体缺氧,以及高内源性PEEP与气管内出血等,这就需要操作人员在吸痰时有敏锐的观察力,密切观察病情,生命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医师,协助处理。   6 小结   采用密闭式吸痰法的132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的管理。对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术,不仅避免了分泌物喷溅,减少了对人,物,环境的污染,加强了医护工作的安全性,减少了院内感染的概率,同时可维持较好的氧合状态,可有效预防呼吸道相关性肺炎。因此,要加强密闭式吸痰的临床管理,发挥其最佳临床效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评估吸痰效果,提高机械通气有效性,减少发生各种并发症,提高人工气道的管理质量和抢救成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皮红英,张黎明等 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适应症患者肺换气功能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32-334.   [2] 兰新华.气管切开患者吸痰的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27—128.   [3] 丁彩儿.气管内开放式与密闭式吸痰效果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5):329.   [4] 张劲,金环,陈冬娥等.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19(13):55.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