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临床中医治疗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带状疱疹的临床中医治疗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带状疱疹的临床中医治疗体会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2627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拔罐配合药物与单纯性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性药物治疗;治疗组以毫针围刺患处,施以拔罐,并配合药物治疗。结果:对照组16例患者中,治愈9例,显效4例,好转3例,治愈率为56.25%,显效率为25.00%,好转率为18.75%;治疗组16例患者中,治愈13例,显效2例,好转1例,治愈率为81.25%,显效率为12.50%,好转率为6.25%。结论:针刺拔罐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性药物治疗,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带状疱疹;针刺拔罐;药物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cupping plus drug and simple drug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Methods:32 cases of herpes zost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using a simple drug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acupuncture needle Wai stabbed to the affected area,cupping,and with drug treatment.Results:in the control group of 16 patients,9 cases were cured,4 cases were cured,1 cases improved,the cure rate was 81.25%,markedly effective rate was 12.50% the improvement rate was 6.25%.Conclusion:Acupuncture and cupping is better than simple drug treatment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drug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clinical cure rate and effective rate is high,is worth promoting. [keyword]of herpes zoster with acupuncture and cupping;drug therapy;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影响。2008年7月~2010年7月我院对126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7月~2010年7月我科及皮肤科共收治3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选取1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药物组(对照组),1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针刺组(治疗组),其病患部位大多为腰腹、胸腹及颜面部等代写论文。 1.2 诊断标准[1] 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及青年,初期患部皮肤烧灼刺痛,局部皮肤潮红,伴有轻度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继则出现簇集性粟粒样大丘疹,多呈带状排列,迅速变成水泡,如绿豆或黄豆大小,泡液先透明,后转为浑浊,三五成群,排列如带状。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常侵犯腰肋部、胸部、颈部、脸部及大腿内侧面。 1.3 治疗方法 1.3.1 单纯性药物治疗口服阿昔洛韦片0.8 g/次,3次/d,10 d为1个疗程。 1.3.2 针刺拔罐配合药物治疗①治疗原则:泻火解毒,清热利湿。 以局部阿是穴及相应的夹脊穴为主。②选穴:主穴为局部围刺相应的夹脊穴、合谷、曲池等。随证配穴:肝经郁火加行间、大墩、阳陵泉、支沟等;脾胃湿热加血海、隐白、内庭、阴陵泉、足三里等。③操作方法:诸穴均用毫针捻转泻法。疱疹局部用梅花针(七星针)叩刺;或在疱疹局部阿是穴用围针法,然后在疱疹带的头、尾各刺一针,再点刺疱疹及周围。拔火罐,留针拔罐20~30 min,令每罐出血少许或待脓血外出,然后用碘伏擦抹患处,待患处渗出物减少后配合物理疗法,以提高疗效。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 min,10 d为1个疗程。④配合药物治疗:口服阿昔洛韦片0.8 g/次,3次/d,10 d为1个疗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chi;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疗效标准[2] 治愈:疱疹结痂消失,疼痛消失,疱疹无新出,临床其他症状消失。显效:疱疹结痂在80%以上,疼痛消失,无需镇痛剂。好转:个别患者疱疹结痂在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