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例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例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护理
黄志美 郭碧虹(中国人民解放军174医院感染科 福建厦门 361003)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4-0337-01
【关键词】坏死性淋巴结炎 护理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亦称坏死性淋巴结炎或菊池病,1972年首先由日本学者Kikuchi[1]报道,现国内陆续有报道。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据淋巴结病理学检查。我科于2010年8月确诊了一例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患者,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21岁,因反复发热23天,伴咽痛、全身乏力就诊。查血常规:WBC7.03times;109/L ,中性粒细胞58.4%,超敏C反应蛋白24mg/L。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查体: 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左颈后、左腋下可触及多个黄豆大小淋巴结,轻度触痛;以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予以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体温波动于37.5-39.7℃,右腹股沟可触及多个黄豆、豌豆大小淋巴结,触痛。入院第七天行颈部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结正常结构部分消失,被膜下及皮质浅层多灶性坏死。结合临床诊断为坏死性淋巴结炎。
1.2治疗结果 经过14天的治疗和护理,患者预后良好,出院后随访至今,无复发。
2 护理
2.1心理护理 患者因持续发热,且多为突发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不适,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易自误认为罕见病、怪病而焦虑、恐惧。心理活动影响依从性,因此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应多倾听患者的感受,耐心解释病情,鼓励病人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另外,因淋巴结活检为有创检查,患者害怕淋巴结活检,应讲解活检的必要性。诊断明确后,受舆论影响,又担心激素的副作用及疾病的预后,因此,应耐心告知患者淋巴结切除安全,痛苦小,解除顾虑;同时向患者讲解此病的临床特点、病程及预后等,使其对自身疾病有充分的认识了解,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2.2发热护理 密切观察体温、神志及伴随症状,体温gt;39.5℃,可予物理降温,半小时后复测体温。效果欠佳者可遵医嘱予药物降温,如有虚脱表现,应及时汇报医生,予以处理。做好患者的口腔、皮肤护理;退热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出汗、虚脱、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2.3饮食护理 高热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对症和支持治疗,鼓励患者多饮水;体温下降病情好转,可改为半流质;恢复期改为普通饮食。
2.4药物护理 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2]。给病人讲解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尽管长期应用有不少不良反应,由于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病人可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类库欣综合征)[3],病人体型发生变化,易产生焦虑、恐惧、压抑、悲伤、失望等心理反应,加之对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不良反应不了解,从而拒绝治疗,或突然减量,严重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向病人讲解病人所患疾病的严重性及治疗的重要性。体型变化只是暂时现象,利用周围病人停药后体型恢复的照片,说服、教育病人,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配合治疗。
3 讨论
坏死性淋巴结炎多为自限性,预后良好,偶有病变范围广泛累及器官组织迅速致死的报道[4]。因该病预后良好,在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关注患者心理动态,让患者拥有正确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同时也应提高警惕,重视患者病情的变化,积极处???伴随症状和并发症,严格执行医嘱,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Kikuchi M. Lymphadenitis showing focal reticulum cell hyperplasia with nuclear debris and phagocytosis[J].Nippon Ketsueki Gakkai Zasshi,1972,35(3):379-380.
[2]王秀霞.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炎3例.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2,23(4):243.
[3]吴国忠主编.护理用药指南.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270.
[4]Quintas-Cardama A,Fraga M,Cozzi SN,et al. Fatal Kikuchi-Fujimoto disease:the lupus connection[J]. Ann Hematol,2003,82(6):37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