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制品食物中毒调查与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制品食物中毒调查与分析
侯浩 (辽宁锦州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 121000)
【中图分类号】R155.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2-0148-02
【摘要】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人类感染常见的葡萄球菌。致病力主要决定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和急性胃肠炎。
2010年10月11日早上6—7点,管内一疗养院26人食用了奶牛养殖户的散牛奶后,到中午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症状,其中6人有发热症状。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2010年10月11日疗养院所采购的奶牛养殖户散牛奶10份,病人食用后剩余牛奶3份,病人呕吐物6份,病人粪便6份。
1.2 试剂: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北京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物梅里埃(法国)生物试剂公司
1.3 检验依据:按GB4789.10—2010进行
2 检验及结果
2.1 检样处理:将25ml液体样品加入225ml 7.5﹪氯化钠肉汤中制成混悬液。
2.2 增菌及分离培养:
2.2.1 将样品匀液于36plusmn;1℃培养24h。
2.2.2 将上述培养物分别划线接种于Baird—Parker平板和血平板。血平板36plusmn;1℃培养24h,Baird—Parker平板,36plusmn;1℃培养24h—48h。
2.3 生长形态:(1)在7.5﹪氯化钠肉汤中呈浑浊生长。(2)血平板上菌落呈金黄色,圆形不透明,大而凸起,表面光滑,周围有溶血环。(3)在Baird—Parker平板上为圆形,光滑突起,湿润,直径为2—3mm,颜色呈灰色到黑色,边缘为淡色,外层有透明环。用接种环接触菌落有树胶硬度。
2.4 染色镜检:G+球菌,排列呈葡萄状,无芽胞,无荚膜。
2.5 血浆凝固酶试验:在试管中加入兔血浆0.5ml,再加入培养24h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脑心浸出液肉汤培养物0.2—0.3ml,震荡摇匀,放36plusmn;1℃温箱,每半小时观察1次,6h呈现凝固,者,判定为阳性结果。同时做阳性和阴性对照。
2.6 生化反应:把分离到的的17株葡萄球菌分别接种到法国梅里埃生物试剂公司的葡萄球菌APIstaph试剂条,38℃培养18h,观察结果。根据生化反应结果(表1)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17株均??阳性。
表1
3 分析与讨论
3.1从采集的13份牛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份,6份呕吐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份,6份粪便中全部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阳性率为68﹪(18/25)。见表2
表2 样品检出阳性结果表
血浆凝固酶测定:对生化反应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的17株菌株进行玻片和试管血浆凝固酶测定均为阳性。
3.2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散牛奶所致。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患有乳腺炎的病牛和牛奶在消毒、加工、储存、运输中的污染。牛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食用后造成食物中毒。
3.3预防乳制品食物中毒的措施是:原料要使用合格牛奶;存储容器要密闭洁净;加工管道及包装材料要彻底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加工人员应持健康证上岗,严禁有化脓病灶的员工上岗。乳制品生产经营企业,应严格卫生管理,提供卫生安全的乳制品,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参 考 文 献
[1] 王秀茹.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
[2] 蒋原.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