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乐种和民族管弦乐合奏
第三节 传统乐种和民族管弦乐合奏 在我国民间器乐长期发展的历史中,各地区因为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它们各有不同的乐器组合方式,各有不同演奏曲目、特殊的演奏方法和演奏风格。传统的器乐乐种包括独奏和合奏两类。 一、传统乐种 众多的传统乐种,按乐器组合特征可分为五大类:打击乐合奏、吹管乐合奏、丝弦乐合奏、丝竹乐合奏和丝竹锣鼓乐合奏。 1、打击乐合奏 指纯由打击乐器组合的合奏音乐,在民间节日或风俗性活动中常见。 如:四川[闹年锣鼓]、湖南的[十样景锣鼓]等。 各地打击乐合奏所用的乐器的种类、形制和件数不尽相同。一般以鼓、大锣、小锣、钹为基本乐器,在根据各地习惯,选用其他不同性能的乐器。 打击乐合奏充分发挥了中国打击乐器的特点,以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音响的多样化组合,丰富又复杂多变的节奏、节拍,以及力度的对比来表现各种气氛和情绪。或热烈红火,或轻巧活泼,或庄严雄壮。 2、吹管乐合奏 指由吹管乐为主兼有少量打击乐器的合奏音乐,普遍流行于民间婚丧喜庆活动中。 如:《山东鼓吹》、《辽宁鼓吹》 3、丝弦乐合奏 指由几件拉弦乐器和弹弦乐器合奏的音乐,又称为弦索乐。丝弦乐合奏以优美、抒情、质朴、文雅见长,适于室内演奏,风格细腻。乐曲多数为短小的抒情性乐曲,也有部分较长大的套曲。 如:《弦索备考》、《河南大调曲子》等。 4、丝竹乐合奏 指由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合奏的音乐,主要盛行于南方。音乐情趣轻快、活泼;演奏风格精致细腻;音乐性格优美、柔和、雅致的特点。 主要乐种: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等。 A、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一般指流行于江浙两省和上海地区的的丝竹乐。 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一般为7—8人,少则2—5人,以笛和二胡为主奏乐器,其他常用乐器有小三弦、琵琶、扬琴等。 乐器组合灵活多变,演奏时每种乐器只有一件,演奏者可根据该乐器性能作即兴发挥,在同一曲调基础上奏出不同的曲调。 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乐曲概括性的表现了江南人民朴实开朗的性格,体现出山清水秀的江南风貌。 在演奏风格上,上海市内与市郊有很大差别。农村演奏时往往加用大件打击乐器,风格较为朴素;市内演奏则多以精雅、细腻、柔美、流畅为特点。 江南丝竹的乐曲结构,一般多是民间常见的曲牌连缀体和循环体以及板腔的变奏形式,这种形式构成了一曲多变,围绕母曲变奏的套曲。 各乐器在配合中,常常采用“你进我出,我进你出;你繁我简,我繁你简;你高我低,我高你低;你正我反,我正你反;你长我短,我长你短;你停我拖,我停你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方法,互相配合默契,在节奏和曲调上有一定对比,造成既统一又有差别的支声复调的丰满效果。常采用渐强、减弱的力度变化和由慢渐快的速度变化,使乐曲由恬静趋向热烈。 常奏的八大传统名曲是:《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 欣赏: 《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等。 B、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原意泛指广东的民歌、说唱、戏曲和民间器乐等,后仅只流行在广东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也称广东小曲。 广东音乐的传统曲目约有四五百首。有以写景为主的《雨打芭蕉》、《鸟投林》等;也有以抒情为主的,如欢快喜悦的《旱天雷》、《步步高》等;有描写凄苦哀怨之情的《昭君怨》、《双声恨》等。多数乐曲结构短小、形象鲜明、一气呵成。 广东音乐的乐器组合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早期是“五架头”:二弦、提琴、竹笛、三弦、月琴;后由吕文成首创,改为“三件头”:高胡、扬琴、秦琴。 广东音乐的音色清脆明亮、旋律流畅、节奏活泼多变,音乐风格热烈明快。 欣赏:《喜洋洋》、《步步高》、《赛龙夺锦》等。 5、丝竹锣鼓乐 丝竹锣鼓乐是丝竹乐和锣鼓乐的结合,又称为“吹打乐”,它是民间节日风俗性活动以及婚丧喜庆中常见的器乐合奏形式。以吹打乐和打击乐为主,丝弦乐器为辅;以结构中有独立完整的锣鼓段落为特征。 A、苏南吹打 又名苏南十番锣鼓,盛行于江苏南部苏州、无锡一带的民间吹打音乐。 苏南吹打以笛和鼓为主奏乐器,吹管乐器可用萧、笙和小唢呐等,丝弦乐器有胡琴、板胡、琵琶、三弦等,打击乐有板、点鼓、板鼓等。 苏南吹打的传统曲目丰富,包含散曲及由几支散曲和鼓段连缀而成的套曲。 B、山西鼓乐 又称晋北鼓乐、山西吹打乐,是流行在山西省五台的丝竹锣鼓合奏乐,多用于婚丧喜庆、接请庙会等场合,也曾被五台山青庙宗教音乐所吸收,在禅门佛事中演奏。 乐队编制少则十人左右,多可达到数十人或上百人;以管子为主奏乐器;另有海笛、笛子、笙等吹管乐器;打击乐器有板鼓、大锣、小锣等。 传统曲目丰富,有闻名全国的山西八大套:《扮妆台套》、《青天套》、《推辘轴曲》、《十二层楼套》、《笺言套》、《大骂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