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染性疾病抗感染
浓度性依赖型抗菌药的应用 举例:氨基糖甙类 T1/2一般只有10h, 但因有PAE, 因此Qd给药成为可能; 肾毒性与耳蜗及肾皮质中氨基糖甙类的浓度有关,Qd给药浓度低的时间长有利于皮质中的药物回流入血液中, 可以减少肾毒性(听力毒性与血浓度无关与遗传有关); 临床也证明氨基糖甙类Qd给药的疗效等同于Bid。 时间依耐性抗菌素的特点(1) 无首次接触效应,达到 MIC时,才可有效地杀死细菌,但药物浓度MIC时,增加药物浓度并不能有效地增强药物的抗菌活性。由此提出“持效时间,” 即超过MIC时间这类概念。 当浓度低于MIC时无抑菌作用; 仅有一定的PAE(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林可霉素及大环脂类)或没有PAE(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 的药物临床药效的关键是延长并维持有效浓度( MIC的浓度)时间。 时间依耐性抗菌素的特点(1) 代表药: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 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的应用 头孢曲松,头孢地嗪的T1/27h,Bid给药MIC的时间可持续12h以上,故24h内给药1-2次; 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噻污(T1/21-2h)一般应在24h内给药3次; 碳青霉烯类(如泰能)虽然T1/2只有1h,但此药有一定的PAE,所以主张24小时内给药3次; 青霉素类及一些头孢菌素类T1/21h,常规量下,24h给药3次时期血药浓度MIC的时间不到50%,因此每天应用药4次。 14.局部应用适应症 《指导原则》规定,只限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 CNS感染鞘内给药; 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射; 眼科感染的局部用药; 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避免将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易过敏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 15.疗程 《指导原则》规定,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h。但在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16.抗菌药的序贯治疗 定义:感染性疾病用了一段时间的抗菌药胃肠外给药治疗症状改善后,选用生物利用度接近、t1/2较长的口服抗菌药,代替胃肠外给药方式继续进行治疗 17.序贯疗法的范例 社区获得性肺炎 头孢唑肟钠1.0 g,iv,q 12 h,或 头孢曲松钠(菌必治)1 g, iv,q 24 h 退热、咳嗽、呼吸好转、WBC↓、胃肠功 能恢复 停iv,po头孢克肟 400 mg,q24 h 住院6 d→4 d 感染性疾病选用抗生素治疗的原则 龙启才(中山大学药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广州 510080)TelEmail:longqicai@ 解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05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联合颁布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抗菌药物滥用 1. 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 抗菌药物使用方式不当。 3. 过于依赖抗菌药物, 外科预防用药过多。 4. 抗菌药物应用无的放矢。 5. 抗菌药物选择过分倾向于“广谱、强效、新型”。 2.重视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征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强调: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或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方为应用抗菌药的指征。 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 要求:必须提高确诊细菌及其它致病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能力,并能依据临床表现、有关化验等辅助检查结果及流行病学资料排除病毒性感染的可能。 3.对细菌耐药性的防治措施 根据细菌耐药动态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将抗菌药物分批、分期交替使用。细菌耐药性一旦产生后,并非一定稳固,在停用有关抗菌药物一段时期后敏感性又可逐渐恢复 在医院内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以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病人致病菌属耐药者应予以隔离,以免医院环境为耐药菌所污染 医院内医务人员的监测,对常与病人接触的医生、护士应进行定期检查带菌情况,以排除医务人员作为耐药菌的传染源,散播医院内感染。 4.病原体未确定,先经验治疗 严重感染的“经验”治疗 (1) 尽可能估计感染的部位,呼吸道?泌尿道?肝胆道?CNS? (2) 感染部位存在细菌及其对药物敏感度,注意流行病学 病原体未确定,先经验治疗 (3) 本地区或本单位前 1~2年该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情况的报告 (4) 严重感染、院内感染考虑到混合感染(需氧与厌氧菌、G+与G-杆菌、合并真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nvoee英沃 VC610系列数控机床专用变频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图形化一级全真模拟题.docx VIP
- 政教处主任职责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docx VIP
- 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模拟卷7(一级).docx VIP
- 5.2 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实用教程一级U4过去将来时.docx VIP
- 广东省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团队.doc VIP
- 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试卷(一级).39.docx VIP
- WIN7操作系统练习题题库版.docx VIP
- 初中解一元二次方程计算练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