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中甲醛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docVIP

疫苗中甲醛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疫苗中甲醛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疫苗中甲醛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马秋冉 张璐 杨星 于晓辉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甲醛在疫苗生产中常作为灭活剂, 但随疫苗注入机体后, 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刺激性反应, 因此需对疫苗中甲醛残留量进行严格控制。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疫苗中甲醛残留量检测方法也得到了改进。本文对近年来疫苗中甲醛残留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涉及到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乙酰丙酮法、品红亚硫酸法、变色酸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疫苗; 甲醛; 残留量; 作者简介:于晓辉, E-mail:yuxiaohui@ 收稿日期:2016-07-19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determination methods for residual formaldehyde content in vaccines MA Qiu-ran ZHANG Lu YANG Xing YU Xiao-hui China Institute of Veterinary Drug Control; Abstract: Objective Formaldehyde is usually used as an inactivating agent in vaccine production, which may cause a series of stimulating reaction after injection of the vaccine into bod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ictly control the residual formaldehyde content in vaccine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s for residual formaldehyde content have been improve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residual formaldehyde content in vaccines, including acetylacetone method, sulfurous acid-magenta method, chromotropic acid test (CAT) , MBTH spectrophotometr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 which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researches in future. Keyword: Vaccine; Formaldehyde; Residues; Received: 2016-07-19 甲醛作为亲电试剂, 可与多种带负电荷的生物大分子发生反应, 形成可逆的加合物或不可逆的交联物, 如DNA、RNA和多糖。甲醛本身对机体具有较高的毒性, 是公认的致癌、致畸和基因毒性物质, 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1]。 RAMON等[2]和GLENNY等[3]发现, 经福尔马林处理后的白喉毒素的毒性可明显降低, 其机制可能为甲醛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 使蛋白质凝固, 进而有效的降低毒素毒性[4-5]。自此之后, 甲醛作为灭活剂被用于多种疫苗生产中[6-7]。残留的甲醛随疫苗注入机体后, 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刺激性反应[8], 因此需对疫苗中甲醛残留量进行严格控制。本文就近年来在疫苗中甲醛残留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甲醛测定的传统方法, 仪器价格低, 普及程度高, 是最常用的检验方法。主要有乙酰丙酮法、品红亚硫酸法、变色酸法、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等。近年来实验人员不断改进各种分光光度法, 使之更为方便、有效、快捷、实用。 1.1 乙酰丙酮法 乙酰丙酮法的原理在于甲醛在醋酸-醋酸铵缓冲溶液中, 与乙酰丙酮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3, 5-二乙酰基-1, 4-二氢吡啶, 该化合物在41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光度值, 通过比色定量可计算疫苗中甲醛残留量。李燕等[9]采用乙酰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