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 李微微(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 1551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331-01 【关键词】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护理 急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致病菌引起的骨膜、骨质、骨髓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感染的途径有:身体某一部位存在化脓性感染病灶,病菌经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髓,称血源性骨髓炎;由创口直接感染或手术后引起,如开放性骨折或骨骼手术后感染,称创伤后骨髓炎;邻近软组织感染病灶直接蔓延至骨骼,称外来性骨髓炎。其中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为最多见。化脓性骨髓炎按病情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 1.临床表现 (1)症状:起病急骤,早期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脉搏加快,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患肢有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儿童可表现为烦躁不安、呕吐与惊厥,严重者可发生昏迷及感染性休克。 (2)体征:患肢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发红、肿胀、干骺端有局限性深压痛。3~4d后若肿胀、疼痛加剧,提示该处形成骨膜下脓肿。当脓肿穿破骨膜,形成软组织深部脓肿时,骨髓腔内压力减低,疼痛反而减轻,但局部体征更为明显。当脓肿穿破皮肤脓液排出体外时,疼痛可进一步减轻或消失,体温亦逐渐下降,随后局部逐渐瘢痕愈合,或形成窦道经久不愈转为慢性骨髓炎。合并化脓性关节炎时,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发病1~2周后,由于骨骼破坏,有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可能。患肢可出现主动与被动活动受限。 2.护理 2.1.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患者多系儿童,家属紧张,患儿对环境不适应,易哭闹,不配合治疗。应亲切和蔼地对待患者,做护理评估时动作轻柔,做各种护理操作时耐心解释、技术娴熟,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2.2饮食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物。但往往患儿厌食,鼓励喝酸奶和鲜奶,其中酸奶的凝块细小易于消化,可减少胃酸消耗,并有一定抑菌功能。少食多餐,注意色、香、味,以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并发心肌炎时宜低盐饮食,限制水的摄入,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2.3症状护埋 2.3.1高热 配合医生积极查明发热原因,观察热型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给予治疗;减少体热产生及增加体热散失:置空调房间,保持室温18~22℃,湿度50%~70%,且通风透气。温水或乙醇擦浴、冰敷、冰盐水灌肠。遵医嘱使用退热剂,必要时人工冬眠疗法。减少发热对身体造成的影响:高热时卧床休息,吸氧。给予清淡且易化的高能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饮食,保证营养及水分的摄入。保持口腔清洁,口唇干燥时涂液状石蜡或护唇油,以防口腔炎及口唇干裂。 保持皮肤清洁:沐浴、擦浴、更衣、换床单,避免着凉,预防压疮。 2.3.2疼痛 由于长骨的干骺端是一封闭的坚硬骨腔,炎性反应使髓腔压力急剧上升,引起剧烈的疼痛,需采取以下措施:①限制患肢活动:病变在四肢长骨常用石膏托固定,在髋部行皮牵引固定;②保护患肢:搬运时动作要轻稳,以减少刺激;③关心患者,耐心解释,稳定其情绪,以增加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④遵医嘱给予镇静剂、镇痛剂。 2.4用药护理 ①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血送检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采血宜在高热、寒战时进行,以便获得阳性结果。②使用抗生素时,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了解药物在血中的浓度和半衰期,合理安排用药时间,观察疗效,慎防不良反应。 2.5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由于细菌毒素被吸收后易致败血症、脓肿转移,而可导致心肌炎、心包炎、肺脓肿。应密切观察有无上述症状,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谨防肺水肿的发生。 2.6术后伤口护理 确保伤口灌洗引流通畅,防止逆行感染。 2.6.1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在钻孔或开窗引流术后,继续维持伤口灌洗和引流通畅的必要性:采用大量抗生素液持续灌洗,可以尽快控制炎症,防止死骨形成。 2.6.2骨髓腔灌洗:根据病灶及其髓腔大小,选用长为60~90cm、内径为0.3~0.4cm的硅胶管或塑料管2根,分别作灌注管及引流管,对病灶范围大而深者可用4根(2套)管。置在骨髓腔的一段与骨髓腔等长的引流管剪4~6个侧孔,将灌注管自骨髓腔一端经肌肉、筋膜、皮下,在距切口缘3~5cm处斜行穿出皮肤,并将其牢靠地固定在皮肤戮口缘。依相同方法将引流管自骨髓腔另端引起至切口外,通过滴入大量抗菌药液,达到直接杀灭细胞,局部冲洗,引流脓液,减轻毒血症状的目的。 2.7皮肤护理 由于患者体弱、营养不良、皮肤娇嫩、疼痛所致强迫体位、灌洗液外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