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肾衰竭合并鱼鳞病行腹膜透析治疗1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慢性肾衰竭合并鱼鳞病行腹膜透析治疗1例
林海雁 张欣洲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广东深圳 518020)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363-01
鱼鳞病是一组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皮肤疾病,其临床表现因致病基因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本病多在儿童时发病,主要表现为四肢伸侧或躯干部皮肤干燥、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鳞屑,外观如鱼鳞状或蛇皮状。虽然发病原因各不相同,但各种鱼鳞病的共同特征都是皮肤局限性或泛发性过度角化。近年来陆续有文献报道鱼鳞病及其伴发的肾脏病,可表现为蛋白尿、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盂肾炎、肾功能衰竭、肾发育不良,也可表现为肾癌[1-3]。慢性肾衰竭终末期的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现将我院1例慢性肾衰竭合并先天性鱼鳞病行腹膜透析治疗的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9岁,主因“发现血肌酐升高3年,乏力3天”于2012年8月23日入住深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患者于3年前体检时发现血肌酐升高,当时血肌酐190umol/l,尿常规蛋白质、潜血阳性,夜尿增多,定期复诊监测血肌酐逐渐升高。3天前出现乏力,到我院门诊复诊,查血红蛋白73.00g/L,尿素氮32.25mmol/l,肌酐958umol/L,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查体:血压131/73mmHg。口唇苍白,躯干、腹部、四肢可见片状鳞屑,呈鱼鳞状、棕褐色,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既往史:鱼鳞病史49年,否认家族中有亲属患鱼鳞病。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00X10^9/L,血红蛋白72g/L,中性粒细胞比值57.50%,尿常规蛋白质1.50g/L,红细胞++/HP,血钙1.94mmol/L,血磷2.63mmol/L,尿素氮31.49mmol/l,血肌酐1074 umol/L,血清白蛋白41.3g/L,尿酸615umol/L,红细胞沉降率83mm/h,甲状旁腺素235.1pg/ml,beta;2-微球蛋白18.3mg/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高耸T波,提示高血钾,请结合临床。彩超示双肾实质回声增强,符合弥漫性肾损害超声改变,右肾肾内囊性占位病变,考虑肾囊肿,前列腺内囊性占位病变,考虑射精管囊肿。心脏彩超示二尖瓣、三尖瓣少量反流,静息状态下未见明显室壁运动异常,射血分数63.1%。
2 讨论
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后于2012年8月28日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腹膜透析管置管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即开始间断腹膜透析治疗。术后腹部皮肤切口常规换药处理,腹部伤口愈合良好,但隧道口皮肤稍红。1周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9℃,查看隧道口少许分泌物,轻度溃烂,急查腹透液常规有核细胞计数3000/ul,完善血培养、腹透液涂片及培养,血培养提示人葡萄球菌,隧道口分泌物培养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敏感菌感染,腹透液涂片及培养未见异常,腹壁彩超示腹壁导管周围未见明显积液,周围组织异常声像,考虑为炎症改变,腹壁手术伤口周围未见明显异常。予全身抗感染,局部银离子敷料换药,红外照射等治疗。经治疗患者体温波动在正常范围内,腹部隧道口红肿溃烂渗出好转,复查腹透液常规、血常规均在正常范围,待隧道口皮肤长出新的肉芽包裹腹透管后于2012年9月27日出院。国内曾有文献[4]报道了鱼鳞病与胫腓骨干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在手术清创彻底,术后积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情况下,14例鱼鳞病患者的创口感染率仍达到100%,考虑与鱼鳞病的皮肤形状、临床特点、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本例发生术后???染,考虑与患者本身的皮肤情况的有关,也与我们在围手术期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没有在发现患者隧道口发红时及时进行全身抗感染及加强局部换药。患者出院后于我院腹透门诊随访16个月,均未出现腹膜炎、隧道口炎,复诊查血常规、腹透液常规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鱼鳞病并不增加其长期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感染率,躯干及四肢皮肤棕褐色鱼鳞状鳞屑减轻,考虑可能与透析充分及体内代谢改善有关,至于腹膜透析改善鱼鳞病的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Matsukura,H.,et al.,End-stage renal failure in a child with X-linked ichthyosis. Pediatr Nephrol,2003.18(3):p.297-300.
[2]李铁耕,秦雨春,先天性鱼鳞病合并眼、耳、肾、骨多发异常一例.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03):p.174.
[3]Krishnamurthy,S.,S.Kapoor,and S.Yadav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