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处方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docVIP

我院门诊处方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院门诊处方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我院门诊处方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严疏 郝军祥 段红波 霍瑞红 董莉 邓红英 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嘉峪关735100) 【摘 要 】目的〖HTSS〗 对我院门诊处方存在问题进行现状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提高门诊处方的合格率。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12月门诊处方,每天抽15张共抽取5475张处方。处方中包含普通处方、麻醉处方、精神处方等。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将处方书写中关键的几项作为调查项目,进行统计分析。〖HTH〗结果〖HTSS〗 不符合书写要求的处方 1375张,占处方总数25.2 %。其中有些处方同时有多处不合格。 结论 处方合格率不高,处方质量有待提高。单位对处方的格式、正规书写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有力的监督措施;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医德法制观念淡薄;药师专业知识不足,审方不严。 所以加强处方质量管理,开展相关培训,开???处方点评制度,是提高处方合格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HTSS〗处方 现状分析 合格率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0)9-0015-02 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处方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 ,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1]。处方书写质量与确保药房配方正确无误、病人用药安全有效、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然而处方书写的不正规,是长期存在而又较为普遍的问题。现对执行《办法》以来本单位2008年1月~12月门诊处方进行了书写质量的统计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共取处方5475张,进行11个方面的分析。 2 结果 2.1 不合格处方的类型。 2.2 处方书写不合格的主要表现 2.2.1 处方前记缺项或错误:这类处方所占比例为4.50%,常见有漏写门诊号、科别,年龄和性别填反,误写病人姓名,致使收费处不能准确录入病人资料。临床诊断不明或漏写诊断常使药师审方工作流于形式。 2.2.2 药物名称不规范: 药物名称未使用规定的通用名;错字、别字、随意自创,如“洛伐他丁”、“先锋比”等;采用化学分子式代替较普遍,如KCL代替氯化钾,“NaHCO3”代替碳酸氢钠;任意缩写或中文、拉丁文混写,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写成“低右”、复方干草片写成Co干草片等都是不正确的。 2.2.3 无药物剂型,规格、数量不具体:这类处方所占比例为最大,为6.5%。例如:西咪替丁0.6(注射剂?片剂?胶囊?),奥美拉唑胶囊20mgtimes;2瓶(数量?),清开灵口服液2盒 (多少支?);含量、剂量书写有误的例如:硝酸甘油片写成0.5,地西泮注射液10mg写成10ml等对这类错误处方,若调配者稍有疏忽或按方配发,势必出现严重错误、甚至事故。 2.2.4 用法含糊,未具体注明: 西瓜霜喷剂局部喷洒,克霉唑软膏外用。用法太过笼统,应注明用法、用量和药物使用次数。以便于药师交代病人正确使用。 5. 临床诊断漏写或所写内容与开具药品不太符合;漏写“皮试”或“续”,特别是头孢菌素类药物。 2.2.6 合理用药欠妥:合理用药是处方的重点,直接关系到病人用药的安全。主要有以下几点: 2.2.6.1 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如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由病毒引起,盲目使用抗菌药,不仅达不到疗效,还可引起菌群失调。 2.2.6.2 同类药物的不合理联用。如阿莫西林舒巴坦钠+青霉素钠:两药同属beta;内酰胺类抗菌药,作用机制相同,合用可竞争共同的靶点而产生药理拮抗,治疗效果起不到相加作用,反而产生毒性;多种降压药物联合使用,如盐酸贝那普利(洛丁新)、氯沙坦(科素亚)、盐酸哌唑嗪等,虽在短时间内加速降压效果,但持续使用亦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大。 2.2.6.3 不同类药物的不合理联用。如蒙脱石散(思密达)和抗菌药合用,蒙脱石散是一种强吸附剂,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都有较强的固定作用,对其他药物也有吸附作用。两药须合用时,应在服用蒙脱石散1h之前服用其他药物[2]。 2.2.6.4 药物用法错误。长效制剂每天2次即可,而部分医生将缓释长效剂型1天内多次口服给药[3]。增加服用次数并不能增加作用强度,反而使不良反应发生率 增加;又如:甲硝唑片、制霉菌素片临睡前阴道给药。普通片剂或糖衣片在阴道中溶解慢,生物利用度低,为获得最佳疗效应选用相应的阴道栓或阴道片。 2.2.6.5 选药不合理。儿童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对生长软骨有影响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