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系统解剖学课件chapter03肌学a.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系统解剖学课件chapter03肌学a

运动系统 第三章 肌 学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头肌 第三节 颈肌 第四节 躯干肌 第五节 上肢肌 第六节 下肢肌 第七节 体表的肌性标志 平滑肌 心肌 骨骼肌 第一节 总论 全身肌肉600多块 占体重的40% 根据构造分为: 每块肌都可视为一个器官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每块骨骼肌包括 肌腹 肌腱 红肌主要由红肌纤维组成,较细小,收缩较慢,但作用持久; 白肌主要由白肌纤维组成,较宽大,收缩较快,能迅速完成特定的动作,但作用不持久 长肌 短肌 扁肌 轮匝肌 长肌 半羽肌 羽肌 多羽肌 多腹肌 扁肌 轮匝肌 二腹肌 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接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部靠近近侧的附着点为肌肉的起点 或定点 ,另一端则为止点 或动点 拮抗肌 协同肌 原动肌 固定肌 平衡杠杆运动 省力杠杆运动 速度杠杆运动 形状:斜方肌,三角肌 位置:冈上肌,骨间肌 形态结构和部位:肱三头肌 大小和位置:腰大肌 起止点: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 作用:旋后肌,大收肌 位置和方向:腹外斜肌,腹横肌 三、肌的命名法 四、肌的辅助装置 (一)筋膜 1.浅筋膜 (皮下筋膜) 2.深筋膜 (固有筋膜) (二)滑膜囊 (内有滑液) 浅筋膜 深筋膜 皮 腱系膜 腱纽 (三)腱鞘 纤维层 (腱纤维鞘 ) 滑膜层 (腱滑膜鞘 ) 脏层 壁层 (四)籽骨 髌骨为全身最大的籽骨 腱纤维鞘 腱滑膜鞘脏层 腱滑膜鞘壁层 腱系膜 腱 骨膜 指骨 五、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一)肌的血液供应 (二)肌的淋巴回流 (三)肌的神经支配 六、肌的发生及异常 第二节 头肌 按功能分两群: 面肌、咀嚼肌 一、面 肌(表情肌) (一)颅顶肌 枕额肌 帽状腱膜 枕额肌额腹 枕额肌枕腹 (二)眼轮匝肌 (三)口周围肌 颊肌 口轮匝肌 (四)鼻肌 眼轮匝肌 胸锁乳突肌 咬肌 颊肌 口轮匝肌 枕额肌枕腹 枕额肌额腹 帽状腱膜 二、咀嚼肌 (一)咬肌 (二) 颞肌 (三)翼内肌 (四) 翼外肌 翼内肌 翼外肌 咬肌 颞肌 第三节 颈肌 一、颈浅肌及颈外侧肌 (一)颈阔肌 (二) 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 颈阔肌 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 二、颈前肌 (一)舌骨上肌群 1.二腹肌 2.下颌舌骨肌 3.茎突舌骨肌 4.颏舌骨肌 作用:当舌骨固定时,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均能拉下颌骨向下而张口。吞咽时,下颌骨固定,舌骨上肌群收缩上提舌骨,使舌升高,推挤食团入咽,并关闭咽峡。 (二)舌骨下肌群 1.胸骨舌骨肌 2.肩胛舌骨肌 3.胸骨甲状肌 4.甲状舌骨肌 作用:下降舌骨和喉,甲状舌骨肌在吞咽时可提喉使之靠近舌骨。 斜角肌间隙 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空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三、颈深肌 (一)外侧群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 斜角肌间隙 第1肋 锁骨 (二)内群侧 四、颈部筋膜 (一)颈筋膜浅层 (二)颈筋膜中层 (三)颈筋膜深层 第四节 躯干肌 (一)背浅肌 一、背肌 1.斜方肌 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降。瘫痪时,产生“塌肩” 2.背阔肌 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上举固定时,可引体向上。 浅层: 3.肩胛提肌 作用: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骨下角转向内 4.菱形肌 作用:牵引肩胛骨向内上并向脊柱靠拢。 斜方肌 背阔肌 肩胛提肌 菱形肌 深层: (二)背深肌: 1.竖脊肌 (骶棘肌) 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头,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 2.夹肌(头夹肌) 作用:此肌如单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竖脊肌 夹肌 胸腰筋膜 浅层 中层 深层 (三)背部筋膜 包裹在竖脊肌和腰方肌周围,可分三层。 深层 中层 浅层 (一)胸上肢肌 二、胸肌 1.胸大肌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2.胸小肌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 3.前锯肌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廓,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角旋外,助臂上举,当肩胛骨固定时,可上提肋骨助深吸气。损伤时产生“翼状肩”。 前锯肌 胸小肌 胸大肌 (二)胸固有肌 1.肋间外肌 作用:提肋,使胸廓纵径及横径皆扩大,以助吸气。 2.肋间内肌 作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