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防治PPT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一、吐奶
二、腹泻
三、尿布疹
四、便秘
五、发热;一、吐奶;吐奶的原因;避免宝宝吐奶;避免宝宝吐奶;拍嗝的正确方法;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二、新生儿腹泻;新生儿为什么容易腹泻?;“便便”辨病
新生儿的便便性状因吃进的食物不同而有差异。如吃母乳的大便多呈金黄色糊状,每日2-4次。喂配方奶的宝宝大便多为浅黄色或土灰色,比较干一些,每日1~2次。
有些新生儿肠道黏膜娇嫩,偶尔一次喂养不当,或找不出原因就出现几次稀便;而如果注意喂养了,腹泻很快纠正,这是一过性消化不良。不用担心。
如果新生儿大便次数比原来增多,每日4~5次以上,而且大便性质异常,呈蛋花样或水样,带有大量奶瓣,食欲减退,精神不好,体重下降,通过饮食调整,不易好转,这时候妈妈就要注意啦,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新生儿腹泻的原因;3.感染
肠道内感染:
主要发生在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新生儿,由于奶具不洁而导致病从口入。最严重的要算新生儿流行性腹泻了,常常在产科婴儿室或新生儿病室内流行,病菌经过母亲产道传给新生儿,然后由医护人员的手将病菌扩散开去。可由不同病原引起,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最常见,严重者常常威胁生命。
肠道外感染:
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毒素的影响或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致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而引起腹泻。这种腹泻一般无黏液、脓血和腥臭,次数较少。在新生儿患肺炎和败血症时,细菌有时也可从肠道外或血液中透过肠壁,渗入到肠道内,引起肠炎。
;腹泻临床表现;治疗注意哪些问题;以下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请做好准备;;三、尿布疹;尿布疹;病因;尿布疹症状 ;尿布疹治疗护理 ;四、便秘;原因1:
母乳不足:如果母亲乳汁不足,宝贝总是处在吃不饱的半饥饿状态,宝贝可能二三天才大便一次。除大便次数少外,还有母乳不足的表现,例如,吃奶时间长于20分钟、吃后无满足感、体重增长缓慢、睡不踏实等等。
对策:
及时补充配方奶粉,宝宝的情况会马上好转。
;
原因2:
母乳蛋白质含量过高:
母亲的饮食情况,直接影响着母乳的质量,如果母亲顿顿喝猪蹄汤、鸡汤等富含蛋白质的汤类,乳汁中的蛋白质就会过多,宝宝吃后,大便偏碱性,表现为硬而干,不易排出。
对策:
妈妈要保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多喝水或粥,汤要适量,饮食不要太过油腻。
;原因3:
人工喂养:
奶粉的原料是牛奶,牛奶中含酪蛋白多,钙盐含量也较高,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结成块,不易消化。
对策:
配方奶粉要按照说明冲调,不要冲调过浓;两顿奶间给宝宝喝些水或果汁(如橙子半个桔子汁,加等量温水);在奶中加一勺糖也能有效缓解便秘。
; 捏脊; 五、发热;什么是发热:
发热是指体温的异常升高。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为36℃-37℃,如超过37.4℃可以认为是发热。
生理性发热:
①比如在傍晚时,小儿的体温往往比清晨高一些。
②小儿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
③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原因,也会使体温升高一些。
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小儿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的症状和体征,一般不应该考虑是病态。;发热的识别(观察)方法及对策:
原则:密切观察,随时就医。
①、小儿体温不太高时不必急着退烧,但发烧时容易导致脱水,给宝宝多喝温开水;
②、注意观察小儿的神态和举动,如:是否呕吐、腹泻、咳嗽、气喘等,以便就诊时向医生详细介绍,协助做出正确诊断;
③、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退烧药,如果体温不是很高,遵医嘱的情况下可在家里治疗,体温过高时用冷毛巾敷头;
;④、让小儿多喝水,以防脱水,吃东西要适量,避免吃得太饱,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是否禁食;
⑤、小儿体温升到39℃以上时,轻轻用毛巾温水或海绵擦身降温,及早去医院就诊!如果喂过退烧药,要等30分钟到1小时再用温水擦身。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两小时测一次,及时就医。
★注意:
1、如果小儿精神状态好、进食正常,不必太担心。
2、如果小儿哭闹不停、反应差、高烧不退,甚至抽搐,则应该立即去看医生。
3、新生儿出现发热,不要等待,立即就医!
;六、抽搐;抽搐;抽搐的病因:
高热、癫痫、破伤风、狂犬病、缺钙等都可引起抽搐。
新生儿抽搐原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破伤风,化脓性脑炎,电解质紊乱等等。
;抽搐的处理:;七、咳嗽;咳嗽的处理;咳嗽的处理;八、新生儿脐带异常;新生儿脐带异常; 新生宝宝每天都要检查脐部,保持脐部清洁干爽,免受尿便污染,并用75%的酒精棉棍擦拭脐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