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血病病人的护理leukemia-
与白血病浸润有关 1.肝.脾.淋巴结肿大: 2.骨骼和关节: 3.眼部: 4.口腔和皮肤: 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 头痛、头晕,呕吐、 颈项强直,重者抽搐、昏迷,常发生于缓解期的儿童急淋 与白血病浸润有关 1.肝.脾.淋巴结肿大: 2.骨骼和关节: 3.眼部: 4.口腔和皮肤: 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 6.睾丸浸润:一侧无痛性肿大,常发生于幼儿或青年急淋缓解期。易致髓外复发。 与白血病浸润有关 1.肝.脾.淋巴结肿大: 2.骨骼和关节: 3.眼部: 4.口腔和皮肤: 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 6.睾丸浸润: 7.肺、心、消化道、泌尿道等均可受累,但不一定有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 (一)、血象 1.白细胞:大多数患者增高,晚期更显著,也可正常或减低。原始和(或)幼稚细胞30%~90%。 2.正细胞贫血 3.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 二、辅助检查 (一)、血象 (二)、骨髓象 1.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 2.有核细胞显著增生,以原始细胞为主 3.白血病裂孔现象 4.正常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5.急非淋细胞化学染色可见Auer小体 二、辅助检查 (一)、血象 (二)、骨髓象 (三)、血尿酸:化疗期间增加,乃因大量白血病细胞化疗破坏所致 三、处理要点 (一)、对症支持治疗 (1)高白细胞血症的紧急处理 白细胞淤滞症 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清除过高的白细胞 化疗药物和水化 预防高尿酸血症、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和凝血异常等并发症 三、处理要点 一、对症支持治疗 (1)高白细胞血症的紧急处理 (2)防治感染 保证病人争取有效化疗或进行骨髓移植、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之一 有效抗生素使用 三、处理要点 一、对症支持治疗 (1)高白细胞血症的紧急处理 (2)防治感染 (3)改善贫血 吸氧、输浓缩红细胞,维持Hb > 80g/L 白细胞淤积时不宜立即输红细胞 三、处理要点 一、对症支持治疗 (1)高白细胞血症的紧急处理 (2)防治感染 (3)改善贫血 (4)防治出血 浓缩血小板悬液,血小板>20×109/L 三、处理要点 一、对症支持治疗 (1)高白细胞血症的紧急处理 (2)防治感染 (3)改善贫血 (4)防治出血 (5)防治尿酸性肾病 多饮水或给予静脉补液 碱化尿液和口服别嘌呤醇 三、处理要点 (一)、对症支持治疗 (1)高白细胞血症的紧急处理 (2)防治感染 (3)改善贫血 (4)防治出血 (5)防治尿酸性肾病 (6)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三、处理要点 (一)、对症支持治疗 (二)、化学药物治疗 分两个阶段即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 诱导缓解 治疗的起始阶段 联合化疗,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完全缓解 方案: VP:长春新碱+泼尼松(2-3周) DVL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门冬酰胺酶+泼尼松(共4周) DA:阿糖胞苷+柔红霉素(7天) 三、处理要点 (一)、对症支持治疗 (二)、化学药物治疗 分两个阶段即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 缓解后治疗 目的是继续消灭体内残存的白血病细胞,防止复发,延长缓解期,争取治愈。 方法是: 用原诱导方案巩固2~4个疗程,以后每月强化治疗一次。急淋和急非淋分别共计治疗3~4年和1~2年 急淋间歇期维持治疗:6-巯基嘌呤和甲氨蝶呤交替长期口服 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leukemia 一、定义 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 其特点是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广泛而无控制地增生,并侵润、破坏全身各组织器官。 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而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 临床上常有贫血、发热、出血和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等表现 二、发病情况 发病率(我国) :2.76/10万 恶性肿瘤死亡率:男为第6位,女为第8位,儿童和35岁以下成人中为第1位。 急性﹥慢性(5.5:1)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81:1) 三、分类 1.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2.根据主要受累的细胞系列, 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毛细胞白血病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四、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毒因素:C型RNA逆转录病毒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I(HTLV-1) 电离辐射 化学因素:苯、氯霉素、保泰松、烷化剂等 遗传因素 一、临床表现 1、与正常造血衰竭有关的表现 2、与白血病浸润有关 1、与正常造血衰竭有关的表现 贫血 发热 出血 贫血 贫血往往是首发症状,且呈进行性, 主要是由于正常红细胞生成减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刘毅词汇5000 vocabulary 5000 lesson 3(刘毅 vocabulary 5000).doc VIP
- QCT 822-2009汽车用发动机润滑油压力传感器.pdf
- 学校心理辅导试题学校心理辅导试题.doc VIP
- 脑出血急性期舌象特征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关联性探究.docx VIP
- 患者隐私保护培训课件.ppt VIP
- 一种侧向流斜板排泥装置.pdf VIP
- 怪物猎人2G自用金手指CMF代码整理完整.docx VIP
- 校长申报副高职称工作总结范文.docx VIP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全解析版).docx VIP
- 自动更换光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