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栓药物
血栓的药物治疗;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variable flow dependent patterns)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
本病特征:血栓形成,阻塞局部血流或脱落成栓子堵塞下游血流(血栓栓塞).
血栓形成:血栓的形成和溶解与凝血系统、血小板和纤溶系统的激活有关,是一种涉及许多彼此相互作用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多因素变化的过程.在临床上常见到血栓形成素质的患者.最主要的特点是有家族史,反复发作性,年轻,发作症状的严重性以及血栓形成部位的不寻常.;血栓的治疗:灭活凝血因子
抗血小板聚集
激活纤溶等
;常用药物; 一、抗凝血药
血液的凝固过程
;HMWK——高分子激肽原
Ka-----激肽释放酶
TPL——组织凝血活素
PL——血小板磷脂
生理情况下,血液在血管中正常运行:
抗凝系统——不凝固 ;
促凝血系统——损伤出血可止血。
;[药理作用]
1、抗凝血(体内、外)特点:迅速(静脉立即作用)强大(灭活多种凝血因子)。
机理:
血浆中凝血酶抑制物—抗凝血酶Ⅲ(AT Ⅲ),与凝血酶等形
成复合物,灭活凝血酶 (Ⅱa)及Ⅸa、Ⅹa、Ⅺa、Ⅻa等
凝血因子。肝素+ATⅢ→复合物,加速(千倍)灭活作用。
抗凝作用与其分子量呈正相关。
;2、降血脂:促进脂蛋白酯酶和甘油三酯释放入血,从而加速乳糜微粒和VLDL分解代谢
3、抗炎:抑制WBC黏附,游走
[临床应用]
1: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防止血栓的形成、扩大,无溶血栓作用,用于防治脑血栓、肺血栓、静脉血栓、心肌梗死(急性心梗早期,范围大,高凝状态)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早期使用抗凝,可避免消耗凝血
因子,致继发出血;后期(低凝)不用。
3、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心导管操作等。
;[不良反应]
1.自发性出血 对抗:鱼精蛋白(低分子、强碱性)与酸性肝素形成复合物。1mg中和肝素100u.
2.过敏(偶见):药热、哮喘、荨麻疹。
3.长期使用 可逆性脱发、骨质疏松。
禁忌:出血性疾病、孕妇(可致死胎),肝、肾功能不全
;口服抗凝药——香豆素类
1、常用药物:双香豆素、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醋硝香豆素(新抗凝)。
2、作用:药理作用相同,强弱不一。口服有效,体外无效。
3、特点:作用慢而持久。8-12h作用,1-3天高峰,持续2-5天。
;机理:
为维生素K(VitK)拮抗药。凝血因子Ⅱ、Ⅶ、Ⅸ、
Ⅹ的合成,需VitK反复利用(羧化酶的辅酶),药物
对抗VitK,不能合成有活性的凝血因子。对已合成的
无效,故起效慢;
停药后合成足够的凝血因子需时间,故作用持久。
;在羧化反应中,氨醌型维生素K被转为环氧型维生素K,后者
在NADH作用下还原为氢醌型,继续参与羧化反应。维生素K
缺乏或环氧化物还原反应受阻(被香豆素类),因子Ⅱ、Ⅶ、
Ⅸ、Ⅹ合成停留于前体状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引起出血
;应用:用于心肌梗死、风心病、心瓣膜手术等,防止血栓形成、扩大,急症合用肝素,1-3天后停肝素,口服维持。
不良反应:自发性出血(5%)用VK对抗,必要时输血。
;【药物相互作用】
(1)食物中VK缺乏、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使VK,可使本类药物作用加强。
(2)水合氯醛、羟基保泰松、甲磺丁脲、奎尼丁等置换血浆蛋白,水杨酸盐、丙咪嗪、甲硝唑、西咪替丁等抑制肝药酶使本类药物作用加强。
(3)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因诱导肝药酶,口服避孕药因增加凝血作用可使本类药物作用减弱。
;二、抗血小板药
1、血小板可被多种生物因子,如ADP、凝血酶、AD、5-HT、PG、血小板活化因子等激活,导致聚集,促进血栓形成。
2、血小板还合成、释放花生四烯酸,参与形成血栓素(TXA2),促进形成血栓。
3、血小板激活后释放多种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病理过程。
;乙酰水杨酸(aspirin, 阿司匹林)
50-75mg抑制环加氧酶 :
1、 在血小板: 对酶不可逆性抑制, TXA2 生
成↓,抗血小板聚集。
2、在血管内皮:前列环素(TXA2对抗物↓,
但对酶的抑制,可逆。
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一过性脑缺血(再梗死率↓死亡率↓)。
小剂量(每日口服75mg)用于防止血栓形成
;双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