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法制报告会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法制报告会材料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很荣幸也很高兴和大家一起研讨学校法制、安全方面的问题。 目前,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氛围已经形成。我们今天的这堂法制课,也是维护和保障校园及周边秩序的稳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今天,我们简要地讨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必要性;2、校园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希望通过我们的沟通,能对什么是违法犯罪、如何遵纪守法、如何做人有所启迪。 一、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20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率上升较快,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多以侵财犯罪与性犯罪居多,团伙作案数量剧增,杀人、强奸、抢劫、敲诈、盗窃、打架斗殴案件日趋低龄化。 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中学生正值这个年龄阶段,正值受教育时期,可塑性强,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受到的教育和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成年以后的发展影响极大。大量事实证明,缺乏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是该年龄段人发生违法犯罪行为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在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学校历来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今天能够专题召开此次会议,足见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我做为我们学校的法制辅导员感到非常高兴。 下面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校园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结合有关的案例做一简单的探讨。 二、校园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一)扰乱校园、课堂秩序致使教学不能正常进行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如果剔除其糟粕,从另一个层面理解的话,学校是大雅之地,师生则是高雅之人。但从目前某些现状来看,情况却并不乐观。有的地方学生在校内起哄、捣乱、目无尊长,与老师分庭抗礼;在校外混同于地痞;有的校外人员时常骚扰学校,有的学生家长动辄到校园闹事,等等,这一切都严重地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06年元月16日,宓村某村民以中心小学有人将苹果核扔到其院中为由,先后三次到学校吵闹,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接报后,派出所立即进行了调查,对村民石某及其妻分别做出了治安处罚。 对扰乱校园秩序的行为的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项规定:扰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聚众实施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二)对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的处罚:本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行为方式一般采用拳打脚踢,或者用棍棒等器具。对殴打他人行为的处罚,以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必须是造成侵害人轻微伤,否则无法予以处罚。而现在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殴打他人属行为犯,即只要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实施了殴打他人行为,不论其是否造成了被侵害人受伤,即应当予以治安管理处罚,也就是说我们同学中常有的打一拳,踢一脚,虽未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现在依法可以处罚了。 关于对殴打他人行为的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结伙斗殴打,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处罚更加严厉,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4月9日12时许,长清七中学生曹某与同学刘某发生矛盾,曹即找到表哥韩某一起到七中找刘某“算帐”。其间,韩将刘打致轻微伤。4月29日,派出所对韩波进行传唤,其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韩行政拘留伍日的处罚。 另外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用粉笔砸老师,甚至动手殴打老师的行为,都适用本条的规定,对这样的学生应当处拘留并处罚款。 (三)对敲诈勒索行为的处罚:诈勒索行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情节较轻的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情节较重的就构成了敲诈勒索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离校的同学或与在校生相勾结,利用晚自习放学之际,拦截弱势同学敲诈钱财。这里有两个案例: 2002年发生的案件。被告人刘某年仅15周岁,原是四中的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进网吧玩了一下,觉得挺好玩,以后就经常到网吧玩,之后一直沉迷于玩网吧和游戏机。但父母不给钱,怎么办呢?他想到了向同学下手敲诈钱财。一天,他在四中操场玩时,看见同学方某,刘某就走上前要方某给他钱,并威胁方某说,你以前跟别人打过架,被打的人叫我来拿医药费,自己认识许多社会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