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志愿服务中的失灵现象探析
我国志愿服务中的“失灵现象”探析
潘修华 孙玉明
2013-3-29 9:12:12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期
【英文标题】On the Phenomenon of Chinas Voluntary Failure 【作者简介】潘修华,南通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孙玉明,南通大学 地方公共政策研究所,江苏 南通 226019 潘修华(1976—),男,湖南岳阳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法学硕士;孙玉明(1988—),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地方公共政策研究所工作人员。 【内容提要】我国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失灵现象阻滞了其进一步发展。为消解这一现象,需要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探讨针对性解决措施。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可知,我国志愿服务过程中“失灵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组织不够独立、管理不够规范、活动目的不够纯洁、活动范围不够宽广、服务资金不够丰足、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等。消解这一现象需要采取增强志愿组织的独立性、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强化服务公众意识、丰富志愿服务方式、拓宽资金来源、运用多样化激励手段、完善相应法规体系等措施。 The failure of the phenomenon of voluntary service activities has hindered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To digestion of this phenomenon, we must explore its causes and explore targeted solutions. The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show that the organizations arent sufficiently independent, the management is not standardized, the activities of the purpose are not pure enough, the range of activities isnt wide enough, the money isnt plenty enough, the incentive is inadequate and the regulatory system is inadequate, which causes a voluntary failure phenomenon. Eliminating this phenomenon needs to enhance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raise the level of the organizations and the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serving the public to enrich the volunteer services, to broaden the sources of funding, the use of diverse incentives, and to improve the appropriate regulatory system. 【关 键 词】志愿组织/志愿失灵/志愿服务voluntary organizations/voluntary failure/volunteer service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学者萨拉蒙在研究志愿服务活动时,发现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志愿服务失灵现象。尽管由于社会文化环境和制度背景相异,我国志愿组织与国外志愿组织存在一些差异,但在其服务过程中也存在着失灵现象。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必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志愿失灵”理论梳理 志愿失灵的概念由美国学者萨拉蒙(Lester M. Salamon)提出,他认为,志愿失灵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1)志愿资源不足。(2)志愿组织的特殊性。(3)志愿组织的父权心态。(4)志愿组织的业余性。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政府是“志愿失灵”之后的衍生制度,并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比较了分别由政府和志愿组织来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他认为,利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交易成本会比利用志愿组织高得多。因此,在市场失灵的时候,志愿组织应该作为最初的提供公共物品的机制,只有在志愿组织提供的服务不足的情况下,政府才能进一步发挥作用。由此可见,政府的介入不是对志愿组织的替代,而是补充。当志愿服务出现失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