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宫畸形
Uterine Malformations
1
概述
子宫畸形(uterine malformation),又称子宫发育异常,是一种先天性疾患,也是生殖器官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有些子宫畸形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月经、性生活、妊娠、分娩等亦均无异常表现,以至终身不被发现,或于体检时偶被发现。
2
生殖器的胚胎发育
胚胎时期,在生殖嵴的外侧中肾有两条纵形管道,是内生殖器的始基。
中肾管 ——发育成男性内生殖器
副中肾管——发育成女性内生殖器
这些由细胞核内性染色体决定
XX-中肾管退化,副中肾管发育
XY-中肾管发育,副中肾管退化。
3
女性生殖器的发育
胚胎10周两侧副中肾管在中线与对侧融合形成宫体、宫颈。
胚胎12周两侧副中肾管间的中隔吸收发展为子宫腔与阴道上段(上2/3),未融合的头端则发展为输卵管
尿生殖窦形成阴道下段(下1/3)
4
病因
在女性生殖器官形成、分化过程中,由于某些内源性因素(如生殖细胞染色体不分离、嵌合体、核型异常等),或外源性因素(如性激素药物的使用等)影响,原始性腺的分化、发育、内生殖器始基的融合、管道腔化和发育可能发生改变,导致各种发育异常,而副中肾管衍生物发育不全所致异常,就会发生子宫和输卵管发育异常,如无子宫、无阴道、始基子宫、子宫发育不良、单角子宫等,而副中肾管衍生物融合障碍,则会导致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和纵隔子宫等发育异常。
5
子宫畸形分类
分类:
子宫未发育
1.先天性无子宫
子宫发育不全
2.始基子宫;
3.幼稚子宫;
子宫发育异常
(副中肾管融合失败或中隔吸收失败)
4.双子宫(双阴道或单阴道)
5.双角子宫、鞍状子宫、弓状子宫
6.纵隔子宫(完全性和部分性)
7.一侧单角子宫
8.残角子宫
6
临床症状
1、月经异常:先天性无子宫或始基子宫患者无月经。幼稚型子宫患者可无月经,亦可有月经过少、迟发、痛经、经期不规则等表现;双子宫、双角子宫患者常可出现月经量过多及经期持续时间延长。
2、不孕:无子宫、始基子宫、幼稚型子宫等子宫发育不良者,常为不孕主要原因之一。
3、病理妊娠:发育异常之子宫于妊娠后往往引起流产,早产或胎位异常。偶可发生妊娠期自发性子宫破裂。残角子宫如输卵管通畅,则孕卵可着床于残角子宫内,但由于其子宫肌层发育不良,常于孕期破裂,症状同宫外孕。
7
分型
(一)子宫未发育或发育不良
先天性无子宫(congenital absence of uterus):因双侧副中肾管形成子宫段未融合,退化。常合并无阴道。
始基子宫(primordial uterus):始基子宫为双侧副中肾管融合不久即停止发育,子宫极小,多数无宫腔或为一个实性肌性子宫,偶可见始基子宫有宫腔和内膜。
幼稚子宫(infantile uterus):为双侧副中肾管融合形成子宫后停止发育所致,子宫体较小,可有宫腔和内膜。
8
9
(二)两侧副中肾管会合受阻( 最常见)
1.:单角子宫(或合并残角子宫)(unicornuate uterus)
2.:双子宫(didelphys uterus)
3.:双角子宫(bicornuate uterus)
4.:纵隔子宫(seperate uterus)
5.:鞍状子宫(arcuate uterus)
6.:己烯雌酚(DES)相关的子宫畸形(diethylstilbestrol-related abnomaly)
10
单角子宫
显示小于正常的、椭圆形的子宫偏向中线一侧,宫底部肌层逐渐缩小,只与一个孤立的输卵管相连。对侧有一个与其无任何交通的残角子宫伴宫腔积血
11
影像学特点
小的椭圆形子宫,偏离中线位置,伴或不伴有一个小的残角子宫
子宫为香蕉形状
12
临床特点
产科合并症发生最多
40%患者伴发肾畸形;经常发生在残角子宫的一侧
在有宫腔的残角子宫有发生宫外孕的可能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增加。
13
双子宫
示意图示完全相同的子宫角和宫颈,宫腔不通
14
影像学表现
完全相同的子宫角和宫颈,大多数有与之相关的阴道纵隔。
两个宫腔和宫颈管互不相通
每个子宫体积小于正常
15
临床要点
妊娠结局稍好于单角子宫,可能由于血供较好所致;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增加,尤其是因横隔而继发单侧梗阻的病例
肾畸形发生率增加
16
双角子宫
示意图显示宫底部肌层未完全融合伴有分开对称的子宫角。宫腔于尾部相通
17
影像学表现
宫底部双角畸形伴下部宫体和宫颈融合成一个,两侧宫腔相通。
宫底部为分开对称的宫角
两对称的宫角尾部相连,两宫腔最常见于峡部相通。
完全性:分离延伸至宫颈内口
部分性:分离长度不等,延伸至宫颈内口附近
25%伴有阴道纵隔
可为单宫颈(双宫角单宫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期中考前动员班会 课件.pptx VIP
- 05 专题五:二次函数与面积关系式、面积最值问题(铅锤法);中考复习二次函数压轴题题型分类突破练习.docx VIP
- xfer records serum血清合成器中文说明书.pdf VIP
- 审美鉴赏与创造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南昌大学.docx VIP
- JB∕T 7947-2017 气焊设备 焊接、切割及相关工艺用炬.docx VIP
- 响应曲面法(RSM).pptx VIP
- 上海普通公路设施养护维修预算定额上海普通公路设施养护维修.PDF
- 高频精选:保险行业面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试验设计与分析教学课件-响应曲面法.pptx VIP
- 村委换届选举实施方案4篇.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